人類與機器人誰先登火星?也成一場競賽 馬斯克有望寫歷史

「星艦」(Starship)太空船明年若探火星,可望載運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前往。圖爲Optimus去年10月出現在特斯拉一項活動的會場。(路透)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15日宣佈,他的「星艦」(Starship)巨型火箭將於2026年底搭載特斯拉(Tesla)公司開發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登陸火星。馬斯克雄心勃勃的新計劃,讓所有人意識到一個有趣問題:機器人會比人類更早到達火星嗎?

夢想殖民火星的馬斯克在社羣媒體X平臺說,若機器人登陸火星任務成功,人類可能會在2029年實現登陸火星,但2031年的可能性更高。

網路媒體Times Of India報導,馬斯克的「機器人優先」作法與傳統太空探索大不同。若Optimus率先登陸火星爲人類殖民鋪路,將是太空探索歷史性轉變。

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中國等其他太空機構都致力直接派遣人類出航,沒打算用機器人扮演登陸火星的先遣員。其中,NASA的阿提米絲計劃(Artemis program)首先要讓人類重返月球,然後在2030年代嘗試執行火星任務。中國製定的火星計劃希望在2030年代末期實現載人火星探測任務。

SpaceX憑藉其快速原型模型或可超越前兩者,但前提是「星艦」必須足夠可靠。目前爲止,這是嚴肅的太空戰略?或是另一場「馬斯克奇觀」,仍待觀察。

「星艦」火箭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生多次爆炸。聯邦航空管理局已要求SpaceX停飛,等待進一步調查;馬斯克聲稱的2026年截期是否會進一步延後,令人質疑。

批評者同時指出,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最初是爲執行日常工廠任務而設計,馬斯克去年展示的原型機器人幾乎連路都走不好,更不用說承受太空極端條件了。

馬斯克現在將Optimus定位爲星際探索先鋒,堅稱未來幾代機器人將能完成複雜任務。他設想中的未來是:機器人協助人類,爲火星殖民地奠定基礎,甚至在人類到達前就建造棲地和基礎設施。但在技術和監管障礙下,馬斯克的機器人能否先於太空人接觸火星土壤,現在仍得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