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多久,看睡覺就知道?長壽的老人,一般睡覺有這5個特徵!
來源:老年日報
睡眠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健康與壽命的“晴雨表”。現代醫學與中醫學研究均發現,長壽老人的睡眠模式往往具有顯著共性。
堅持按時就寢,其益處頗多:它不僅能夠助力身體有效恢復精力,更能顯著增強免疫系統,使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愉悅而明亮。
事實上,觀察一個人的睡眠狀況,往往能窺見其健康狀態的一二,尤其是那些長壽的老人,他們的睡眠往往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徵。
睡多長時間最健康?
清華大學202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7小時睡眠與最低的“表型年齡”(生物學衰老指標)密切相關。
超過或少於7小時的睡眠均可能加速衰老,尤其是長期睡眠不足(<6小時)或過長(≥8小時)的人羣,其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徵等風險顯著增加。
運動對睡眠時長的調節作用顯著。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羣,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可能延緩衰老;而缺乏運動者需嚴格遵循7小時左右的規律作息。
長壽老人常採用以下兩種睡姿
睡眠姿勢直接影響器官功能與血液循環。研究表明,長壽老人常採用以下兩種睡姿:
1.左側臥:減輕心臟負擔,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減少胃酸反流風險,尤其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
2.仰臥:維持脊椎自然曲度,緩解頸椎與腰椎壓力,還可減少面部皺紋。
需注意的是,部分人羣仰臥時可能出現打鼾或呼吸道阻塞問題,需根據個體情況調整姿勢,避免壓迫呼吸道。
長壽的老人,睡覺一般有這5個特徵!
1.入睡快
長壽老人常常具備一種令人羨慕的能力——迅速入睡。頭一沾上枕頭便能入睡,這是他們心神安寧、鮮有煩擾的體現。中醫有言,“心主神明”,心神寧靜,睡眠自然香甜如蜜。因此,睡前摒棄雜念,讓心情歸於平和,是長壽之眠的重要秘訣。
2.睡得沉
長壽老人們睡眠深沉,即便外界雷鳴電閃,他們也渾然不知。這說明他們氣血充沛,臟腑功能和諧,身體處於一種高度平衡的狀態。中醫常說,“氣血足,百病除”,氣血旺盛,睡眠自然沉穩。所以,平日裡我們應注重氣血的調養,氣血充盈,睡眠質量自然會得到提升。
3.夢少或無夢
長壽老人很少做夢。這表明他們的心神極爲安定,雜念甚少。中醫認爲,“心藏神”,心神安定,夢境自然減少,睡眠質量也隨之提高。因此,要想減少夢境,平日裡就應多修身養性,讓心神保持寧靜。
4.起牀慢
長壽老人一般都起牀慢。深夜熟睡代謝低,血流緩慢,早晨起牀若突然起身,易致大腦供血不足,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建議起牀前先閉目養神5分鐘,伸懶腰,搓腳心,乾洗臉,再緩緩起身,這樣更健康。
5.睡眠有規律
長壽老人們的睡眠規律如鐘錶,每日定時睏倦清醒,展現出身體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與中醫“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強調身體與自然和諧共生方能長壽。
《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揭示,我國睡眠狀況不容樂觀。28%的人羣睡眠不足6小時,64%的人睡眠質量欠佳,其中22%睡眠質量較差。這些數據警醒我們,睡眠問題已普遍存在,成爲全民性的健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