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關稅20%可能性高 賴士葆:但要再加10%匯率纔是真正壓力
▲賴士葆(左起)、林祖嘉、管中閔、賴香伶、黃珊珊出席「因應美國關稅『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美國將於8月1日實施對等關稅政策,然對臺稅率尚未公佈。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21日)指出,美國對日韓、新加坡與英國的稅率是個參考點,而他認爲20%的可能性蠻高的;但賴也強調,不管多少,一定要加上匯率的10%,「談出來多少,加10%」,纔是真正中小企業要承受的壓力。
民衆黨21日上午舉辦「因應美國關稅『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記者會」,臺大前校長管中閔、國政基金會經財組召集人林祖嘉、民衆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立委黃珊珊與賴士葆出席。民衆黨說,4月22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共同召開在野領袖峰會後,邀請管中閔擔任召集人,成立「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小組」,歷經兩個月調查與分析,由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民衆黨政策會共同完成的報告。
賴士葆說,政府談判過程完全黑箱,爲什麼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可以大聲向美說日汽車不可能零關稅,「他的線就畫出來了,我們有看到賴清德總統有畫出任何一條線嗎?沒有啊,他只有畫出一個說,從零談起,給人感覺我們就是一副要零關稅的樣子,我們很擔心這一點,因爲我們是跪着談」。
對於外界猜測關稅稅額,賴士葆指出,美國對英國、新加坡出超,仍課徵10%關稅;美跟日韓關係這麼好,也課25%關稅,加上先前「解放日」臺灣原被課徵32%關稅,所以這3個都是臺灣的參考點。
參照報告結果,賴士葆說,「如果是20%的話,我認爲可能性蠻高的」,將有26%廠商營收減少超過30%、32%廠商營收減少10至30%。賴士葆也指,影響最大的是傳產跟中小企業,根據經濟部統計,臺灣有167萬家中小企業,佔所有企業的98%,而就業人口超過900萬人,佔全國8成,當中包括製造業跟服務業。
賴士葆說,中小企業因應能力相對較弱,很需要政府紓困,但外界高度質疑政府扣住關稅相關訊息,要等到大罷免後宣佈,「因爲他們談的結果不會太好,如果好的話,早就敲鑼打鼓,這個政府這麼會宣傳,怎麼會談的好不講,早就講了,就是談得不好」,所以外界揣測絕對不只10% ,可能在25%左右。
賴士葆也提到,央行外匯存底將近5800億元美金,每天外匯成交量20億美元到30億美元,政府當然有能力穩定匯率,但爲什麼讓它暴漲逾10%?這就是配合關稅,雖然央行總裁不承認,但事實上就是這樣。
賴士葆說,「我們希望匯率穩定」,因爲賣方賣東西美國還可以針對關稅討價還價,但匯率升值10幾%,人家就沒辦法幫你負擔,完全中小企業自己承擔,這纔是最大困難。賴強調,如果關稅25%左右,不管多少,一定要加上匯率的10%,「談出來多少,加10%」,纔是真正中小企業要承受的壓力。賴士葆表示,希望政府要多跟國會多溝通,不能關起門來,即便談的不好,也要趕快跟國人報告,因爲經濟上最怕不確定因素,這樣會影響經濟跟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