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供需對接會碩果累累—— 匯聚智慧孕育“AI新星”

□蘇報記者 佔長孫 林琳 葛皓珺 大秋

昨天,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主會場以外,蘇州高新區“人工智能+製造”分會場、吳中區具身智能行業對接會、崑山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行業對接會、資本賦能“人工智能+”投融資路演等供需對接活動碩果累累。

崑山:大力實施“AI賦能崑山智造”行動計劃

昨天下午,崑山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行業對接會舉行,衆多行業權威專家、頭部企業代表應邀分享前沿技術和實踐經驗、智能應用場景案例,一批人工智能應用需求集中發佈,在匯聚智慧、鏈接資源中,推動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在崑山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在主題分享環節,專家學者、技術骨幹暢談人工智能行業的技術趨勢和應用前景。作爲崑山人工智能載體代表,崑山全球數字創新港現場推介。

在人工智能的新賽道上,崑山孕育了許多“行業新星”。當天,九度數字、一尺視界、阿丘機器人、硅基(崑山)智能等企業代表,與北京、杭州等企業一起,結合各自創新技術和特色案例,交流分享了經驗與心得。通力電梯、庫博汽車、樂佳農業等7家企業還集中發佈了一批人工智能應用需求。

“崑山將繼續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大力實施‘AI賦能崑山智造’行動計劃,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融合應用高地,助力產業實現新的跨越。”崑山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吳中區:劍指“全國機器人產業集羣第一區”

當前,具身智能作爲人工智能與物理實體結合的產物,正在成爲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昨天下午,吳中區具身智能行業對接會舉行,現場,吳中區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中電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進行戰略簽約,將在技術研發、應用拓展等多方面實現互利共贏,助力吳中區具身智能產業邁上新臺階。

具身智能融合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控制、認知科學等多領域、跨學科技術,正逐漸成爲科技前沿發展的新焦點。據瞭解,吳中區錨定“全國機器人產業集羣第一區”目標,已聚集相關企業1000餘家,服務機器人產量佔到全國的六成以上,工業機器人產量佔到全國內資品牌的七分之一,這些機器人的應用爲生產生活注入鮮活動力。

會上,專家學者還就具身智能的三維主動視覺技術及應用、具身智能數字人多場景融合的應用探索、具身智能技術加持下的人形機器人落地等主題進行分享。

蘇州高新區:發佈AI應用創新行動方案

蘇州高新區昨天舉辦以“智驅製造·領航高新”爲主題的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推進會暨“人工智能+製造”供需對接活動,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場景、新項目落地。

蘇州高新區近年來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已經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區域產業集羣化發展的局面,特別是去年在通用智能領域獲批省級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人工智能+製造業”創新應用中心在高新區的揭牌成立,必將爲高新區乃至蘇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活動現場,《蘇州高新區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發佈,蘇州知軟知雲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知軟知雲創新服務大模型發佈。此外,大會現場,全球首款搭載聚音屏技術的AIO一體機國內首發。該機器由蘇州高新區企業清聽聲學與聯想集團聯合推出,是全球首款搭載聚音屏技術的AIO一體機,曾在國際消費電子展斬獲多個行業權威獎項。

蘇州創投資本賦能“人工智能+”

昨天下午,由蘇創投集團主辦,蘇州國發創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信通院江蘇研究院承辦的“資本賦能‘人工智能+’投融資路演活動”舉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法律財稅、知識產權及行業協會等代表以及頭部投資機構齊聚一堂,通過“項目路演+自由對接”模式,共同探索“資本+技術+場景”的融合發展路徑。

活動現場,理工比特林克(蘇州)軟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人工智能領域優質企業進行路演,展現“AI+實體經濟”的多元應用場景。

蘇州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悉心澆灌。截至目前,蘇州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超400家,居全省第一;註冊在蘇備案基金超2400只,合計認繳規模近萬億元。據清科研究數據,2024年蘇州共有股權投資案例784起,活躍度保持全國第四。

蘇創投集團作爲蘇州本土創投的主力軍,設立了總規模60億元的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母基金,重點佈局智能製造、智慧醫療、工業軟件等賽道,助力蘇州構建“算法-算力-數據-場景”全鏈條生態,爲蘇州人工智能產業築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