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陳菊勞委會幕僚 賴瑞隆向前衝
小鴨把拔向前衝:賴瑞隆報到(時報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二○○五年,時任勞委會(現爲勞動部)主委的「花媽」陳菊,撥了通電話給賴委員,邀請委員擔任副主委。委員接下擔子後告訴我,副主委室下有兩個機要幕僚缺,有沒有興趣和他一起前進中央?對於沒做過的事,我向來躍躍欲試,加上當時已擔任十年國會助理,該學的、該練的都差不多體驗過一輪,應該再到新的環境接受刺激,便爽快一口答應,隨委員前往中央部會。那也是我與花媽的首度結緣。
在勞委會裡,我果真看到和國會相異的風景。花媽向來注重「溝通」,非常重視與勞工間的對話,而我協助推動保障勞工退休金的《勞工退休金條例》,就得和民進黨、國民黨等各黨立委與工會領袖「交陪」。記得第一天到勞委會報到,副主委與我前往工會「拜碼頭」,一去就被「以酒相待」,深切感受到工會領袖的草根氣息,他們一方面當然是展現熱情,但也帶點下馬威的意味,算是給了我一次震撼教育。
以前擔任國會助理時,與中央部會官員多爲對立關係,但一旦進入政府部門、成爲勞委會機要,就和官員變成「生命共同體」,當官員被攻擊、被責難,我都必須出面捍衛。正是透過這個機會,我開始學習「換位思考」,學着站在各機關、公務員的角度看待事物,並試圖找出最佳方案,說服立場各異的衆人,創造多贏。「多贏」始終是我很重要的人生哲學之一,不論是在高雄市政府擔任政務官、當選立委前進立院、在黨內盡中評會主委的本分,我在每個職位、投入每件事,都是朝着「多贏」的目標努力,此時的歷練,正好爲我提供堅實養分。
另外,身爲機要幕僚,必須協助副主委督導業務,「審閱公文」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我當國會助理時,只需要寫質詢稿,不必看公文,但公文是公務體系的溝通方式,藉由大量審批公文,除了加強協調能力,還能學習如何清楚論述問題,以及穩健做出好決定的技巧。這對往後我就任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主任秘書、新聞局長、海洋局長等不同職務,都有極大幫助。
綜觀民進黨的發展史,從美麗島世代的施明德、許信良、林義雄和花媽等前輩,到律師世代的蘇貞昌、謝長廷、張俊雄、陳水扁,再到曾經參與野百合學運的林佳龍、陳其邁、黃偉哲、賴勁麟、李文忠等野百合世代,以及國會世代的蔡其昌、吳思瑤、蘇巧慧、邱志偉、林右昌、何欣純、鄭運鵬和我等同儕們,然後是以林飛帆爲代表的太陽花世代。這些世代的萌發,代表着民進黨精神的綿延與傳承,也象徵着在不同的大時代背景下,形塑出的政治圖像。
美麗島世代是從黨外時代一路走來,開創性強、爲了理想能付出一切;律師世代則在理想性外,慢慢多了些實務、執行能力;隨着臺灣邁向民主化,野百合世代在勇於挑戰框架制度的同時,還擁有柔軟身段與高度溝通協調能力;至於我所認爲的國會世代,多是一九九○年代國會全面改選後,立委大量晉用的助理,現任立委蔡其昌、吳思瑤、蘇巧慧、邱志偉、林俊憲、何欣純等人,都是循此途徑加入政壇,我們在老闆身旁邊看邊學,又接受紮實的行政訓練,建立處理政策、法案的能力,逐步從國會崛起;至於成長在數位時代的太陽花世代,對於議題的掌握、與年輕一輩的互動,又有一套新模式。
擔任國會助理時,我認識了許多同爲國會世代、一輩子的好友。許多人不知道,我跟吳思瑤是小學、高中同學,她一直是校內風雲人物,演講、朗讀等語文競賽都由她出任代表,從板中畢業時,領的是智育獎,堪稱「文藝美少女」。二○○六年後,她出來參選臺北市議員,我則於隔年前往高雄市政府擔任政務官,同學登山、各自努力。到了二○一五年,我們同時決定參選立委,我以素人之姿,挺過艱險的黨內初選後;思瑤雖然順利通過黨內初選,但臺北市向來是艱困選區,而她鼓勵團隊的方式,都是向大家喊話:「我絕對不能讓我的同學賴瑞隆先當選!一定要跟他一起當上立委!」神奇的是,我們還真的一起選上第九屆立法委員,並一路連任至今。另外,在我之後加入蘇貞昌立院辦公室團隊的張宏陸,如今也是新北市立委,多年來我們維繫着好交情,宏陸每每在選區遇到我的父母親,都會寒暄問好。
二十多年倏忽而逝,現在回想,當時擔任國會助理的我們,從未枉費時日,而是選擇並肩而行,在甘苦並行的時光中,養出革命情感。白天,我們擬政策、推法案、寫質詢稿,晚上八、九點忙完後,一羣人去吃飯、唱歌至凌晨一、兩點,再散會回家休息,隔天又是一早八點多要趕着上工。同儕間因爲推動政策、法案,需要緊密合作,甚至還組成讀書會,討論新知、交換意見。
在我看來,不論來自哪個黨派的立委,都有一定本事,有些還是國家未來的重要領袖。而優秀的立委必定需要優秀的助理,各部會派駐的國會聯絡員,同樣是棟樑之材,立法院就是全臺政治能量最強之處。當我和這羣能力強大的人共事,不僅節奏明快又過癮,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會「見賢思齊」。在菜鳥時期,我作爲仰望者,只能看着前輩興嘆:「哇!那些人好強喔!」一段時間後,由於身處高度良性競爭的環境,加上不斷追求自我成長,以及繳出的意見獲得委員採納、推動的法案通過三讀等實績,我也明顯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
前陣子,我遇到出身律師世代、高齡八十多歲的前行政院長張俊雄,他即便拄着柺杖,仍堅持參加黨內活動。每回見到我,他都會溫暖鼓勵:「要好好努力,加油!」接收蘇貞昌、張俊雄這些前輩的溫言教誨,我總是深深感激又深感責任重大。確實,與自己同一世代的同儕,隨着步入四十、五十代中流砥柱的年紀,已紛紛在政壇綻放光芒。如今,我成爲中評會主委,思瑤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林俊憲、蘇巧慧、邱志偉、張宏陸是中常委,蔡其昌更已擔任過立法院副院長。
民主的進程該是一棒接着一棒,政治永遠需要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國家纔會進步。在這個當下,我看到屬於國會世代的時代,正要開始。(摘自時報出版《小鴨把拔向前衝 賴瑞隆報到》;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