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競爭”升級!廣東:重磅支持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能人才培育,引領產業升級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廣州報道
“在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領域,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能夠將相關技術實際落地、應用到產業之中。技能人才的培育和技術的創新發展是密不可分的。”2月28日,在廣東省參加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總結大會現場,廣州市華風高級技工學校教師、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電子技術項目首席專家黃鑫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作爲技能人才大省,在2024年9月舉行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廣東選手共斬獲13金5銀1銅和3個優勝獎,金牌和獎牌總數均佔全國超過三分之一。大會現場,一批獲獎選手獲得最高50萬元的獎金獎勵。
除了下“重金”犒賞頂尖技能人才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這些廣東選手的獲獎項目涵蓋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一衆新興產業。
相關負責人也在會上明確提出,廣東要聚焦康養托育、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就業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業領域,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領域,制定培訓計劃,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增收,助力企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兩大產業關鍵詞再次被提上“C位”。2025年開年不久,以DeepSeek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以宇樹科技爲代表的人形機器人引發各界熱議,廣東也迅速召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其中,“吸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所需人才”被視爲“重中之重”。
系列動作隨即鋪開。就在總結大會舉行的前一天,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已攜手20家人工智能領域重點企業、科研機構和700餘個崗位,遠赴上海多所高校,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展開精準的人才對接、招聘。
而除了名校畢業生外,在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領域,技能人才也同樣扮演着關鍵角色。
“隨着前端產業需求不斷變化,我們的技術操作標準也在不斷變化,不斷會有新的技術難點出來。比如人形機器人的很多零部件就是我們加工出來的,需要結合新的產業需求,不斷調整、優化技術標準。”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冠軍龍偉傑直言。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廣州白雲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鬍德兆也擬向大會提交有關加強現場工程師培養的提案,“現場工程師作爲銜接技術研發與生產實踐的關鍵角色,其能力直接關係製造業創新效能與產業鏈競爭力,建議通過建立專項激勵基金、校企共建產業學院等措施,加強現場工程師培養,滿足製造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新一輪技術競爭開啓,廣東已率先吹響人才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