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戀退燒後,我們該如何愛?心理學揭「從浪漫愛邁向成熟愛」的三階段
示意圖/Ingimage
醒悟
從浪漫愛邁向成熟愛
愛不是靜態的。我們因爲不滿而分道揚鑣;感情回來時,又同心協力走下去。有些人不知道這種過程,美好時光結束時就分開,並且認定壞時光會永遠持續下去。這些人逃離、意志消沉,或是逐漸陷入外遇。其他人則把這些高低起伏視爲動態過程的一部分,當他們預期並瞭解這些,就能夠增進感情,使關係恢復活力,甚至比以前更加生機盎然。
如果你接受愛的感覺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以自然的循環行進,那麼在滿意時期隨之而來的混亂時,你將比較能準備好支持下去,而且目光看得更遠。一些研究者已經證明,不滿時期的間隔是四年。其他人用比較線型的進展追蹤愛的階段,從浪漫到幻滅到成熟。
如心理學家巴瑞.丹(Barry Dyn)和麥克.葛林(Michael Glenn)所言,第一階段是擴展和承諾的階段。第二階段是收縮和背叛的時候,這時你們倆都變得比較不能妥協、不願改變,開始退縮到僵化的模式和例行公事,其中很多是在一起前就存在的。這時,你們可能會對彼此非常失望,捲進幾件明確的人際糾葛,所有的變化都圍繞在少數幾個相同的主題上,以不同的形式反覆出現。如果這些居家場面,沒有讓你們分開或搞得雙方筋疲力竭,又如果你們可以接納彼此的侷限,就可能進入愛的第三階段─折衷、適應、融合和解決的階段。
因此,在浪漫序幕後的某處,有個時期無可避免一定會來臨,這是進入更穩固、安全、親密關係的首要條件─那就是醒悟時期。你奉若神明的人,結果只是個凡夫俗子。你原本生活在童話故事中,現在童話似乎變成真實人生的故事,結局並非從此以後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你的批評變得愈來愈刻薄,而性興奮程度則下降。如果你想跨越這波濤洶涌的大海,那麼當你發現熱戀時神魂顚倒或舒適安逸的一切日漸減少時,你必須妥協。
身爲不忠的伴侶,你可能對另一半有一系列的抱怨。但你對情人的感覺又如何呢?我和一位爲了暑假實習生而離開丈夫的律師,有過以下這段對話,她就是典型的例子:
如果你還沒跨越浪漫愛這個美好卻華而不實的階段,我很懷疑你會在情人身上發現多少不滿之處。正如婚姻治療師斯圖亞特(Stuart)和傑克伯森(Jacobson)所提出的,那是因爲「求愛是人類欺騙最大量的時候」。當你身體的化學物質爲你注入魅力和理想化的感知,你就持續不在意情人的缺點。愛終究會無可避免地幻滅,努力對付幻滅的日子,還在前方等候。
每段持續的關係都會有煩惱和失望的時刻,有苦澀、不愉快的事,僅僅只是因爲兩個人很少在任何特定時刻,有相同的需求。昨天另一半身上有你喜歡的特質,明天可能讓你討厭,這未必是因爲他或她的言行有何不同,而是源自於你內在的衝突。上週二讓你很感激的關注,今天可能讓你怨恨,把它當作對你獨立自主的威脅。你星期三如此欣賞的魅力和殷勤,星期四你可能置之不理,認爲那是對方過度需要你的關注。除非你被愛矇蔽,否則你無法忽略或拒絕其中一面,沒辦法把你喜愛和討厭的面向隔絕開來,因爲它們是同一個人的兩個面向。
當人們離婚並再婚時,他們期望變得更幸福,但統計數據卻講述了不同的故事。根據著名婚姻研究專家約翰.高曼(John Gottman)的說法,第二次婚姻的失敗率比第一次婚姻還要高:
當你在決定要離開或是留下來重建信任時,我鼓勵你的目光要跨越此刻,看得更遠,試着更客觀地觀察另一半。對於被強烈吸引力衝昏頭的人而言,這表示要看透浪漫愛的盲點,敞開自我,並面對以下的可能性:與另一半之間沒那麼激烈,但比較溫暖、比較持久的愛。
浪漫愛冷卻時,不可避免會帶來失落感,彷彿入秋頭幾天的蕭瑟,但這也讓你邁向更成熟、堅定關係的大門;在這樣的關係中,你們接納對方身上可愛與可恨之處,容忍在愛情關係脈絡裡矛盾的感覺,即使受傷或失望,也要有意義地繼續相守。
不要太輕易放棄另一半。問問自己:「問題是在於我們的關係中,還是在於我?我不愛了,是因爲我需要的,另一半永遠無法給我,還是因爲我一時承受不了愛情幻想的失落:這種幻想引誘我相信愛是不變的;我會永遠對另一半抱持正面的態度;我永遠不必與衝突抗爭,這些衝突讓我質疑我們夫妻間的基本協調性。」克萊麗莎.平蒄拉.埃思戴絲在《與狼共舞的女人》中,豐富地表達出這些問題:
每個女人和男人內心都有一部分抗拒知道,在所有愛情關係中,死亡必然如影隨形。我們假裝我們可以愛,但對愛情幻想不會消逝;假裝我們可以繼續前進,而表面的期待不會消失;假裝我們可以有所進展,我們最愛的興奮和刺激永遠不會消失。但在愛情中,從心理上來說,一切都會被拆散,一切都會……什麼會死?幻想會死,期待會死,擁有一切的貪慾,想要讓一切維持美好,這些全都會死。因爲愛總是造成死亡本質的下降,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爲什麼要有充足的自我力量和情感,才能許下承諾。
※本文爲心靈工坊出版的《走出外遇風暴:如何重建信任與親密【全新增訂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