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理零件“小巨人”登陸A股,衆捷汽車盡享國內新能源市場紅利

衆捷汽車,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熱管理系統精密加工零部件供應商,產品下游應用覆蓋奔馳、寶馬與比亞迪等諸多國內外衆多知名汽車品牌,此前公司也曾經入選工信部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其他同業公司上市時間較早,藉助資本市場融資進行擴張,所以衆捷汽車的經營規模並不具備比較優勢。

此次A股上市募資,則爲公司後續擴張提供了重要契機,制約公司的產能瓶頸將就此打破。比如募投項目之一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建設及擴產項目”,建成後便可實現新增4144萬件(套)/年的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新增產能消化方面,衆捷汽車不僅具備較佳的客戶資源,公司積極開拓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可以帶來更多市場增量。

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銷售佔比逐年提升,從2021年的6.41%迅速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31.97%。此外,根據衆捷汽車在手項目定點函情況,若後續相關項目進展順利,預計未來三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售佔比將進一步提高。

上市助力“補短板”

在專業化分工日趨細緻的背景下,汽車零部件產業形成了整車廠商、一級零部件供應商、二級零部件供應商、三級零部件供應商等多層次分工的“金字塔”結構。

其中,一級零部件供應商多爲知名知名大型跨國,比如知名度較高的博世、電裝、採埃孚等企業。

衆捷汽車,則是汽車熱管理細分領域的二級零部件供應商,公司通過採購鋁型材等原材料生產汽車空調熱交換器及管路系統、油冷器、熱泵系統、電池冷卻器等產品,面向該領域的德國馬勒等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銷售。

上述大型跨國企業,也是衆捷汽車的主要銷售對象。以2024年上半年爲例,馬勒、翰昂、摩丁等5家公司便爲衆捷汽車提供了64%以上的營收。

同時,由於汽車熱管理系統集合熱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等多學科知識,生產過程又涉及鍛造、衝壓、精密加工等多種工藝,行業技術壁壘、認證壁壘較高,所以當衆捷汽車與其客戶的合作相對穩定。

過去幾年,衆捷汽車整體經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公司營業收入從2022年7.13億元一路增長至2024年的9.78億元,在其所屬的細分行業中也佔據了較高的競爭地位。

根據公司測算,2024年上半年,公司儲液罐、法蘭、底板、閥體類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別爲6.41%、3.74%-7.49%、5.56%、1.34%。

只是,雖然衆捷汽車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併成爲德國馬勒北美重要的“首選供應商”,但是公司的經營規模在業內卻不具備比較優勢。

其中,銀輪股份、三花智控、騰龍股份由於上市時間較早,上市後藉助資本市場融資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其熱管理業務收入均超過衆捷汽車。

以2024年上半年爲例,銀輪股份、三花智控熱管理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同期騰龍股份該項業務收入也在10億元以上,反觀衆捷汽車尚不足4億元。

衆捷汽車招股書也指出,近年來,公司的銷售規模穩步提升,但與全球及國內領先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在新產品、新客戶、新市場開拓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壓力。

同時,產能規模也是限制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公司擁有3000餘種型號零部件產品,當客戶訂單集中釋放時,如果產能不足則會影響衆捷汽車的訂單獲取能力。

此外,加上公司屬於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僅僅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借款融資,也難以滿足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新客戶及新產品配套的需求,這也制約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此次創業板上市,則爲衆捷汽車補齊產能、融資方面的短板,儘快駛入發展“快車道”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

新能源汽車潛在增量可觀

衆捷汽車的募投項目,便是對上述擴張方向的落實。

其中,公司計劃使用2.85億元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化智能工廠建設及擴產項目”,該項目是對其現有核心業務的擴建,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實現年新增4144萬件(套)汽車零部件生產能力。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不包含外協加工,衆捷汽車的自產汽車零部件產量爲4351.19萬件(套),2023年公司汽車零部件產能爲10381.91萬件(套)。

相當於,上述募投項目擴建完成後,公司年度產量有望增加50%左右。另據衆捷汽車測算,該項目達產後有望爲公司帶來4.47億元左右的營收增量,以及每年0.71億元左右的利潤總額增長。

此外,衆捷汽車還計劃,未來3年內通過墨西哥、西班牙等工廠產能擴充,使得公司全球工廠產能擴充2-3倍。

計劃投資0.57億元的新建研發中心項目,則側重於公司整體創新“軟實力”的提升。

對此衆捷汽車指出,“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衆多,未來隨着行業競爭的加劇,原有的技術和產品將逐漸趨於同質化,公司必須不斷加強研發能力建設,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並縮短產品開發週期及加速新產品研發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衆捷汽車是一家非常依賴技術創新的企業,公司已經掌握智能製造、柔性生產、精密加工等一系列核心技術,並廣泛應用於公司產品的研發生產中。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該公司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始終保持在92%以上,到2024年上半年時已經逼近94%。

而在衆捷汽車近幾年開發的新產品當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合計佔比達到60%左右,這爲公司提供業績增量的同時,也幫助公司構建起了研發與經營的良好循環。

在2019年成功開發新能源汽車熱泵系統閥體及其部件並獲得訂單後,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收入持續增長,2022年公司來自該領域的營收佔比爲22.74%,到2024年上半年時已經增加至31.97%。

從客戶構成來看,衆捷汽車原有的海外客戶較多,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主要裝配於大衆、現代、福特等電動車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相對較低。

相比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空調系統、三電系統的熱管理結構更爲複雜,單車價值量也更高。

根據浙商證券測算,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量在5000-11500元左右不等,約是傳統燃油車單車價值量的3倍。

較低的國內市場基數,與國內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後續也將爲衆捷汽車帶來非常可觀的業績增量和增速,併爲公司未來的產能擴張帶來更多保障。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