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問答|以色列“E1區”定居點建設計劃爲何引衆怒?
新華社耶路撒冷8月20日電 熱點問答|以色列“E1區”定居點建設計劃爲何引衆怒?
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路一凡
20日,以色列國防部下屬的民政管理局高級規劃委員會批准在耶路撒冷以東和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馬阿勒阿杜明之間的“E1區”建造3401套住房的計劃,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以色列爲何在此時推動這一項目?此舉爲何遭到廣泛譴責?
什麼是“E1區”?
以色列劃定的“E1區”位於耶路撒冷以東與約旦河西岸大型定居點馬阿勒阿杜明之間。在“E1區”擴建猶太人定居點將把約旦河西岸劃分爲南北兩個區域,並使得東耶路撒冷、伯利恆和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區域無法連成一片,令耶路撒冷和馬阿勒阿杜明之間形成連續的猶太人社區。這一計劃不僅在國際社會遭到反對,也在以色列國內引發激烈爭議。
以色列媒體報道說,在“E1區”擴建定居點自上世紀90年代起即被納入以色列規劃,此後幾乎每一任以色列總理都給予支持。但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相關計劃多次被擱置或推遲。
本月13日,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里赫發表聲明稱,他計劃批准在“E1區”建造3401套住房,旨在“葬送巴勒斯坦國構想”。根據聲明,批准“E1區”的建設計劃是本屆政府“事實上主權計劃”的一部分,將使馬阿勒阿杜明與耶路撒冷相連,加強以色列在這一地區的“主權”。
巴勒斯坦外交部20日發表聲明譴責說,以色列此舉將削弱實施“兩國方案”的機會,使巴勒斯坦國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破壞其地理和人口的統一性,並將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分割成彼此隔離、地理上不相連的區域。
爲何在此時推進?
據多家以色列媒體20日報道,以國防部長卡茨19日批准以軍接管加沙城的作戰計劃,該計劃將於21日遞交以內閣審議。
分析認爲,以色列選擇在此時推進“E1區”定居點建設,主要出於以下考慮:一是內政因素。現任政府由極右翼政黨主導,長期主張擴大定居點建設。面對持續的安全壓力和國內民衆的輿論分化,政府希望通過在定居點問題上作出強硬表態來穩固右翼勢力的支持。二是戰爭背景。在加沙衝突和地區緊張局勢持續之際,政府希望利用社會注意力集中於戰事的“窗口期”,推動此前屢遭擱置的擴建計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對新華社記者說,此舉是以政府對國際社會壓力的強硬迴應,旨在團結國內極右翼政治力量,也是對抗聯合國決議和國際共識的表現,併爲以色列未來事實上掌控約旦河西岸更廣闊地區鋪路。隨着以色列社會圍繞加沙戰事的民意分歧進一步加大,內塔尼亞胡也需要藉此轉移矛盾。未來,以色列可能在約旦河西岸繼續擴張定居點、強化檢查站設施,甚至升級軍事行動,進一步壓縮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
《耶路撒冷郵報》援引卡茨的話報道說,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被視爲保護以色列安全的重要“屏障”,政府必須竭盡所能擴大和強化這道“屏障”。事實上,以軍近年來多次在約旦河西岸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在一些暴力事件中甚至與猶太定居者聯合行動。
猶太人定居點問題是巴以和談主要障礙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並建設猶太人定居點,引起巴方強烈反對。以色列政府去年底發佈的人口數據報告顯示,約旦河西岸約有51萬以色列人住在違反國際法建設的猶太人定居點。
爲何遭到譴責?
2024年,以政府批准在約旦河谷徵用12.7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土地,成爲自1993年巴以簽訂《奧斯陸協議》以來最大規模的吞併。今年5月,以政府批准在約旦河西岸新建22個定居點。以媒聲稱此舉旨在鞏固以對約旦河西岸的控制,並阻止巴勒斯坦建國。輿論普遍認爲,以色列推進“E1區”定居點計劃不僅會加劇巴以矛盾,也會使以色列進一步陷入外交困境。
長期致力於反對定居點建設的以色列非政府組織“現在就和平”發表聲明指出,這一計劃會破壞巴以問題的政治解決前景,嚴重威脅巴勒斯坦建國進程。
陝西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在西方多國宣佈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背景下,以色列在敏感區域擴建定居點的舉動,不僅在實質上背離並衝擊“兩國方案”,也對巴以結束衝突、邁向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法國外交部日前曾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推進“E1區”計劃。聲明說,該計劃一旦實施,將把約旦河西岸地區一分爲二,繼而對落實“兩國方案”造成嚴重影響,而“兩國方案”是確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和平與持久安全的唯一途徑。
分析人士認爲,“E1區”計劃的推進還可能對加沙戰局產生間接影響。一方面,它會被巴勒斯坦各派視作以色列拒絕和平、企圖利用“既成事實”吞併更多領土的信號,從而加強抵抗行動;另一方面,此舉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加沙軍事行動的容忍度,使以政府更爲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