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繼續飛!義烏商家擴內需 佈局墨西哥下一步「前進」非洲
▲ 義烏號稱「世界超市」,擁有最大的小商品貿易市場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義烏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衝擊全球經貿市場,《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浙江義烏商貿城,多數商家在第一次中美貿易戰之後快速調整市場佈局,還是難逃衝擊損失,除了大陸政府部分支持,得靠自己鑽出新賽道。從事外銷禮品紙袋周旭君是鴻熙工藝總經理,她接受訪問時也指出,自己手上一批銷往美國2千萬人民幣的訂單,做好心理虧本出售,但她沒時間去唉聲嘆氣,緊接着帶團隊去考察非洲新市場,提前卡位佈局,只有不斷向前,才能突破困境找尋新出路。
義烏這座浙中城市,「世界超市」是最響亮金字招牌,也是作爲大陸外貿的重要樞紐和窗口,鴻熙工藝總經理周旭君也見證義烏從無到有發展史,自己也在其中一路辛苦前進。
早期剛從學校畢業,周旭君隻身到義烏髮展,她拉過黃包車、賣過甘蔗也擺過地攤,1993年賺到人生第一桶小金,從夫妻店賣撲克牌在義烏起家,轉型做小朋友玩的紙牌遊戲、數字卡,最後換賽道做禮品包裝紙袋,至今擁有一間幾百名員工規模的企業,每週都要新出15個系列的新產品,主題以節日、時尚、童趣、浪漫等設計爲特色。
▲周旭君做精緻禮品紙袋發家,歐洲、東南亞、日韓港是他最大客戶,美國其次。(圖/記者任以芳攝)
回憶2008年,周旭君去韓國渡假時,讓她發現新商機,可能與浪漫雙魚座星座有關,一眼就看上當地禮品紙袋漂亮又精緻。「我發現當時市場上多數禮品袋都是用牛皮紙和銅版紙做的,沒有高端產品,覺得是新商機,可以開發精品又美觀的禮品袋。」
從此,她一頭鑽進研發紙張工藝和刷膠手法,擁有自己創新技術,她自己拉皮箱跑全大陸去參展銷售,自家的禮品紙袋與其他競爭者迅速拉開市場區隔,就連出貨價格也高許多,當年成爲義烏商貿城少數「高端精緻」商品的代表,也順利打進歐美,但誰不知道美國成爲義烏商城又愛又恨市場。
回憶第一次2018年中美貿易戰,周旭君與其他義烏商家一樣措手不及,更別說有損失,之後紛紛調整市場佔比,轉內需,分散對美國外貿比例,着眼其他國家市場,比如:中東、東南亞、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地,這次川普迴歸對華加徵145%「對等關稅」,許多義烏商家都有心理準備。
說到不影響嗎?周旭君也向記者直言,「做夢都沒想到川普會來這麼一招,一開始20%關稅公司也承擔一部分,給客戶部分優惠,到了145%關稅,真的沒辦法繼續讓利給客戶。」
同一時間,正巧她的公司又重新置換裝修新的展示廳,20多萬人民幣(近百萬臺幣)也砸出去,只能等待這波關稅戰消停,迎接歐美和東南亞等地客戶來看新產品。
▼ 關稅戰開打前,周旭君新的展示廳剛落成,暫時等不到客戶來參觀 。(圖/記者任以芳攝)
▲ 義烏許多老闆有心理準備還是會因爲關稅戰有所損失 。(圖/記者任以芳攝)
目前,周旭君有2千多萬人民幣的貨壓在倉庫,買方美國客戶已經付訂金,但是要求先不出貨。「首先要先保護客戶,聽聽客戶建議,不能老是去催他,有困難一起扛。」
「6月中左右如果(中美關稅談判)還不解決,我們再跟美國客戶協商,他在賠償部分怎麼解決。」周旭君也進一步說,已經做好虧本出售的準備,「我們企業做了多年,還有一定的基礎,其他企業可能撐不下去,員工們也要養家餬口。」
關稅戰雖然讓周旭君心煩,經過十幾年市場調整,美國客戶比重已經降低很多,換句話說,即使有傷害但也沒有第一次中美貿易戰來的衝擊。目前她主要外銷佈局歐洲、東南亞、日韓港有70%,美國比例降低到20%到30%,對公司衝擊沒有很大,還是有部份損失。
▲ 義烏鴻熙工藝總經理周旭君。(圖/記者任以芳攝)
她內心也打定主意,美國這塊市場不會放棄,但是也得繼續尋找新商機。前年他先去墨西哥佈局蓋工廠,預計參加完近期廣交會後,帶領公司團隊一趟印尼,結束以後馬上到非洲。
周旭君說,「我打算開拓非洲市場,非洲的有一部分的客人想跟我合作,文化也是不一樣,與我們原先做歐洲市場非常不同,產品必須『接地氣』重新開發,再者人工一個月400元人民幣,相較大陸3到4千工資,確實便宜非常多。」
除了自己繼續調整商業策略,也提及大陸政府開始推出支持企業政策,只要符規定企業可以申請補助。比如,企業跟銀行借錢,按照不同情況申請前幾個月先不用還利息,如果需要還利息,可以把利息單拿給政府,可以補貼50%到60%,現在許多中小企業的在等政府及時雨。
▲面對這次關稅戰衝擊,全世界老闆都面臨不小壓力,尤其肩負員工們生計。(圖/記者任以芳攝)
面對一次次的衝擊,周旭君也與員工建立很好默契,即使是疫情期間,員工一個也沒少。記者採訪期間,產品研發部員工開心地跑來,請周旭君去看將在廣交會展示創意概念產品,老闆與員工互動沒有隔閡,像是朋友也像家人,正因爲如此,對於員工的責任,也成爲周旭君肩上難以割捨的情感擔子。
她說,「人生真的不要悲觀,心態必須積極,即使外界永遠看不到企業老總的困難,如果今天遇到一點困難就倒下,這個企業怎麼支撐?員工如何生活?我沒有時間唉聲嘆氣,必須繼續往前走,沒有退路,因爲回頭就是懸崖,只有向前才能找到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