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失去溝通慾望的頭像”,爲什麼火了?

近日

“讓領導失去溝通慾望的頭像”

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討論

這些頭像中的人物

或眼神呆滯

或表情滑稽

其對外傳遞的態度也很明顯

“別理我

讓我一個人靜靜

你說的啥我聽不懂……”

圖源知著網

頭像是網絡社交的名片

是一個人展示自我的第一窗口

爲何這些看起來隨意糊弄的頭像

會迎來爆火?

1

滑稽頭像背後相似的困境

頭像不僅延伸了

人們自由表達的空間

同時也將現實生活的處境

延伸至虛擬空間

一般來說

大家都更願意用

可愛、帥氣或好看的頭像

來展現出自身積極的一面

但讓領導失去溝通慾望的頭像

卻反其道行之

讓自己的社交頭像看起來

更加“不聰明”

從而讓領導放棄

對自己委以重任的想法

這其實側面反映了

當代年輕人職場心態的變化

很多人的工作心態可能是這樣的:

剛畢業時

初出茅廬

有一股子原始的幹勁

圖源小紅書博主@嗨海綿寶寶

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競爭壓力大、職場環境複雜

圖源小紅書博主@嗨海綿寶寶

一開始可能是敢想敢幹

總想着建言獻策、表現自己

但是在碰壁中漸漸發現

職場自有一套邏輯和規則

工作起來更加理性

激情也就開始遞減

這個時候

充滿雞血的勵志頭像和簽名

就開始悄悄退場

取而代之的是

更加淡然和“佛系”風格的頭像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這些頭像竟然在某些方面

出奇的好用

圖源小紅書博主@我好想吃肉包

2

頭像自主權遭受挑戰

儘管自由延伸至了網絡空間

但管束的觸角同樣緊隨其後

不斷蔓延到社交平臺

微博話題

#被導師私信要求換頭像#

知乎帖子

“被母上大人要求換微信頭像是個什麼樣的體會”

同樣也受到衆多關注和討論

不少網友

也分享出自己的經歷

圖源小紅書博主@懶羊羊很煩煩

圖源小紅書博主@Frank

圖源微博用戶@小仙兒不鮮吶

家長也好

領導也罷

大可不必要求年輕人必須

佩戴積極穩重的頭像

強扭的瓜不甜

強制的頭像

只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頹喪和沉默

尊重年輕人的頭像自主權

也算是一種支持和理解

3

解鈴還須繫鈴人

在“不受待見”的頭像背後

解鈴還須繫鈴人

大多數職場人並不是一開始

就使用這種風格的頭像

更換頭像也並不意味着

他們在工作中

就採取了“擺爛”的態度

瞭解了他們是爲何換上這些頭像

再針對性地去做改善

才能讓年輕人重拾自己的初心

進一步共同打造

全社會關心支持就業工作的

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轉載來源:文匯報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