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度電都帶着“清涼承諾” ——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迎峰度夏保電紀實
來源:環球網
今年入夏後,高溫開始時間早,從6月中下旬開始,西安地區電力負荷快速增長,尤其7月以來電力負荷屢創新高。面對驟增的保供壓力,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將民生用電放在首位,電力員工奔赴一線,用汗水和專業技術築起一道道“防火牆”,讓電網在“烤”驗中挺住一輪又一輪“壓力測試”,讓每一度電都成爲守護城市清涼的“底氣”。
加速網架補強工程,提高電網“承載力”
“工程早建成一秒,電網就能早一分抗住壓力,咱得讓這2條10千伏線路供電更穩當,給老百姓清涼兜底!”
7月28日夜間,110千伏蒼遊變場站內燈火通明。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的員工們與高溫“硬剛”,借10千伏週五線新投工程,持續優化2條10千伏線路供電區域及負荷調整,爲迎峰度夏保電再添“硬核力量”。
本次新建的10千伏週五線工程,作爲110千伏蒼遊變配套送出項目,建成投運後將轉接10千伏蒼十一線負荷5920千伏安,給原線路卸下48%的“擔子”;轉接10千伏興四線負荷9445千伏安,讓原線路38%的壓力“鬆口氣”,可以達到調整相鄰變電站、線路之間負荷分佈的效果。建設任務繁重,需新建10千伏電纜線路2000米,新立電杆29基,新建10千伏架空線路5197米,製作電纜終端頭、中間頭7套,安裝交流避雷器33臺、柱上斷路器4套、交流三相隔離開關8組。
當天的工作任務是在110千伏蒼遊變10千伏154備用電纜間隔穿電纜、製作電纜頭、核相、試驗,對電纜進行震盪波局放試驗並搭頭。施工人員半蹲在電纜製作區,手中的剝線鉗精準遊走,剝開電纜外層護套,動作如外科醫生般精細,雖是凌晨時分,但現場依舊熱浪蒸騰,沒一會兒額間的汗珠就順着臉頰滾落。
“往後依託110千伏蒼遊變,可實現五竹、蒼遊、戶縣、青羊、索寨、興惠6座110千伏變電站10千伏線路拉手互供。主變重載隱患一化解,高溫天裡,就能給全城百姓的空調、電扇‘餵飽電’,守住這份‘穩穩的清涼’!”該公司發展建設部負責人範列說道。
據瞭解,迎峰度夏前,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堅持“搶前期不趕工期”,緊盯里程碑計劃節點,錨定全年建設任務目標,統籌設計、現場、投產各環節把控。常態化開展電網建設“大會戰”,集全公司之力掀起新一輪攻堅高潮,搶抓有利天氣施工“黃金期”,優先推進區域網架優化項目,全年423項工程全部開工建設,竣工過半。通過對16條10千伏老舊線路、設備實施升級改造,解決堂一線等5條線路重過載及索八線等4條線路單輻射問題,玉蟬、祖庵地區增容及新布點配變12臺,坳河線真南抗支、澇三線兩黃支絕緣化改造55基杆,從硬件上把電網“承載力”往高拔,築牢守護城市用電的堅強骨架。
科技賦能設備特護,織密運維“防護網”
“10千伏曹村線付家莊支02號杆中相瓷瓶裂紋,緊急缺陷,記錄清楚,聯繫處理。”7月16日,閆亞洲緊盯帶電檢測儀器屏幕,將剛剛捕捉到的瓷瓶異常放電信號記錄下來,這是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夏日保供“主動檢修”的日常,用科技手段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成災之前。
夏季高溫大負荷時期,設備運行“壓力山大”,帶電檢測成了電網“偵察兵”。自7月初起,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變“被動搶修”爲“主動檢修”,綜合運用超聲波局放檢測、紅外熱成像檢測等智能化手段,對轄區所有輸、變、配電設備在負荷高峰時段開展地毯式檢測。“局放檢測就是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聽診’,將設備內部‘聽不見看不到’的運行情況轉化爲‘可視’數據,通過對比分析參考標準值和歷史數據,就可以判斷設備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該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李天白介紹道。
在10千伏曹村線白廟支線,閆亞洲、賈興剛先以故障尋址器劃分5公里單元,鎖定缺陷範圍後,再運用超聲波局放和紅外測溫進行逐杆“掃描”。絕緣子裂紋、隱蔽放電這類日常巡視難以發現的問題,被儀器精準“揪出”,線路故障查找效率直線飆升。
正午11時30分,110千伏五竹變裡,韓鉑、萬晨瀟手持紅外熱成像檢測儀,對準運行設備“瞄準射擊”。“1號主變高壓側套管紅外測溫A相40.1攝氏度,B相39.5攝氏度,C相39.8攝氏度,符合規程要求,檢測合格。”他們選在11時~14時用電負荷高峰時段檢測,就爲捕捉設備“承壓”時的缺陷——負荷越重,越容易暴露問題,此時測溫,設備運行狀況“一覽無餘”。
據瞭解,迎峰度夏期間,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同步啓動“重過載設備健康守護專項行動”,把“設備主人”“臺區經理”責任壓實,藉助智能化手段開展精準運維。超聲波局放檢測“聽”放電隱患,紅外熱成像“看”溫度異常,雙管齊下研判設備狀態。每輪檢測後,隱患數據記錄在冊、動態跟蹤,確保高溫高負荷期,電網設備“健康上崗”,以科技之盾,織密運維“防護網”,守牢城市用電底線。
帶電作業強力攻堅,守護用電“無感知”
“10千伏澇三線電流穩定,具備帶電作業條件,準備合上旁路開關,各組就位。”7月15日,在110千伏澇店變10千伏133澇三線79號杆處,隨着工作負責人何建衛一聲令下,班組成員迅速散開——這是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踐行“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的生動實踐,沿線用電客戶在高溫天裡用電全程無感知。
“注意鬥臂與線路之間的距離,兩個人相互照應着,身體上有任何不適,立即暫停作業,另一組接力。”何建衛站在地面監護,目光緊鎖高空。上午9時20分,現場地表溫度持續攀升,作業車斗內,宋珊珊、馮佳文穿着密不透風的絕緣服開啓“蒸烤”模式,他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乘坐絕緣鬥臂車升至15米高空,化身“空中舞者”。毫無遮蔽的高空,烈日直曬毫不留情,四名作業人員在狹小悶熱的鬥臂車內,全神貫注地進行驗電、絕緣遮蔽、搭接旁路電纜等操作。陽光透過護目鏡,把視線染成一片模糊的亮白,他們只能眯着眼睛精準操作,額頭汗水順着臉頰、脖頸往下淌,不斷滲進絕緣服裡浸潤着工作服。這是一場與高溫較勁的“接力賽”,五個多小時作業全程“零停電”,周邊企業、居民空調照轉,電扇照吹。
“以前換開關得全線停電,現在藉着旁路作業車建立臨時供電通道,主線帶電作業,用戶壓根感覺不到‘動靜’。”何建衛擦了把額頭的汗,指着旁路作業車介紹,說話間,地面班組成員已把新開關調試完畢,智能融合開關具備的配電自動化功能,讓線路發生故障時能“秒級隔離、自動恢復”,該電網上了“雙保險”。
“換人!第二組準備接力!”第一階段作業完成後,何建衛果斷決策,接力開展第二階段開關更換工作。這是帶電作業班摸索出的“錯峰接力法”,高溫時段交替作業,既保障人身安全,又能“連軸轉”開展工作。今年以來,自主完成6臺柱上開關旁路更換,累計作業432次,複雜場景作業達17次,同比增長72.8%。
據瞭解,近年來,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從人員能力建設入手,不斷擴大帶電作業人員取證範圍及人數,通過“老帶新”“師帶徒”模式,快速壯大帶電作業骨幹力量。建立“帶電作業任務池”,把老舊設備更換、線路消缺等工作,優先納入帶電作業清單。高溫天裡,這支“帶電先鋒隊”踏熱浪而行,讓每一度電“悄無聲息”送入千家萬戶,把“無感知”的用電清涼穩穩送到百姓身邊。
網架補強築牢物理根基,科技運維織密防護網絡,帶電作業守護用電無感,每一項舉措都是對“人民電業爲人民”的生動詮釋。在這場保電攻堅戰中,鄠邑供電人以汗水爲墨、行動爲筆,在迎峰度夏考卷上書寫使命擔當。(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