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藍天 碧水 淨土融入我們的日常丨大象時政+現場說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週年。815是生態環境日,今天全省召開大會,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部署。
那河南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關鍵詞1 持續向好】
河南作爲全國唯一地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生態發展有獨特性和多樣性,在流域治理中肩負着特殊使命。5月份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兩高四着力”,其中第三個“着力”就是着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可以說生態環境治理刻不容緩,這幾年河南通過持續不斷的投入,成效也擺在桌面上。
前7個月,全省PM2.5濃度下降14.9%。而過去5年下降了10.3%。大家回想下,霧霾這個詞是不是說的越來越少了,肉眼可見藍天白雲的日子多了。過去五年共淘汰落後的煤電機組146.5萬千瓦,發電量相當於一座中型城市一年的用電量。上半年,發電裝機有一半都是可再生能源,全省1-3類優良水體佔比達83.5%,南水北調源頭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在2類及以上。
各地也都爲生態之變精打細算,比如作爲老牌工業城市的安陽,經歷了“刮骨療毒”的整治,先後花費57億元實施90多項治理工程,去年安陽河成功入選國家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成爲生態治理的典範。
【關鍵詞2 任重道遠】
這樣的成績還不能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還沒有根本緩解,目前還處於負重前行、還清歷史欠賬的關鍵期。
比如河南交通四通八達,但運輸結構嚴重偏科,貨運佔比88.7%,鐵路水運航空量還不夠大。
河南和黃河下游的山東對賭贏在了生態環境之變,今天也提出要加緊和上游的陝西山西簽署協議,倒逼共同加大治理的力度。
五年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河南生態環境治理的願景和目標。也許到那時,藍天、碧水、淨土可以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會有更加真切的感受。(鄭凱 趙聞 徐世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