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手變客戶 輝達進軍終端邊緣市場
熱門話題
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3日閉幕,在臺掀起AI熱潮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計今早離臺,回顧19日的主題演講中,黃仁勳發表最新「NVLink Fusion」服務模式,業內解讀,其中的商業策略與批評美國出口管制失敗相同,隱含讓對手成爲客戶的邏輯。
黃仁勳在受訪時提到,輝達的NVLink已發展到第5代,從研發至今已有12年曆史,最早發展動機是希望遊戲顯示卡在運行時,透過連接達到1加1等於2的效能,現在則是讓大量AI晶片透過銅線連接的方式,使算力達到最大化。
去年5月,AMD、博通、Google、英特爾、微軟、MeTa等科技大廠共同開發新的運算互聯技術標準,名爲UALink,希望打破輝達在運算卡、CUDA生態系的壟斷,不過目前博通已退出董事會,新增了亞馬遜的AWS。
輝達的NVLink Fusion已經有臺美系大廠加入,包括聯發科、世芯、AsteraLabs、Marvell、高通、益華電腦以及新思科技。
黃仁勳表示,NVLink是輝達AI領導地位的基礎,也是從處理器公司轉爲AI基礎建設公司的基石;而NVLink Fusion可讓輝達以外的ASIC系統,主要是目前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都轉向自研晶片,屆時對輝達的依賴將會降低。
業內人士指出,黃仁勳態度就像批評美國出口管制一樣,實際上沒有包下市場的想法,也可避免壟斷疑慮,釋出自己的IP讓潛在對手成爲客戶,進一步增加市場佔比。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表示,輝達的晶片、生態系已建立出堅固的護城河,其中也包含GB系列的成長幅度已沒辦法再刺激市場,因此持續探索下一步的策略以及成長動能。
林偉智指出,輝達釋出NVLink Fusion的舉動就是搖旗吶喊,過去是在向大型CSP喊話,現在則是號召IC設計以及系統IC設計公司加入,因爲可以想辦法制定通訊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