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出艙更加“尋常”——五院空間站飛控團隊精心保障出艙任務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千龍網)
8月15日,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航天員陳冬、王傑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及艙外輔助設施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瞭解到,爲了確保此次任務順利開展,五院空間站飛控團隊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爲航天員安全和空間站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怎麼保證航天員執行出艙任務期間的安全?怎麼保證出艙任務的圓滿完成?團隊已經爲此儲備了數以千計的常備預案,並且還會爲每次出艙活動制定一系列專項預案。這麼多預案背後,是經年累月的積累——從支撐2008年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起,團隊十餘年如一日研究攻關,已經先後支撐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20餘次。
航天事業的高風險,讓大家從來都不敢掉以輕心。爲了讓預案更全面、技術更見底,團隊堅持“首飛意識”,把每次出艙都當作第一次,這早已成爲他們的工作習慣。
每次出艙任務的具體內容、在艙外活動的時長等都有差異,這對每個航天員乘組的出艙安全性保證提出了不同要求。尤其是針對時間較長的出艙活動,團隊會在方案設計中,在保證任務完成的基礎上儘量簡化流程、提高效率,並讓各種預案更好匹配。爲保證任務萬無一失,每次出艙前團隊都會進行數次模擬演練。從演練到任務,團隊和五院各領域專家匯聚一堂,互相支招,互相問“爲什麼”。任務後,大家還會抓緊細化、做好覆盤,並對相關預案作出調整。必要時,預案可能半天就能迭代更新。
如今,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彷彿已經是“尋常”,然而“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或許,正是這樣的底氣,成爲“尋常”的重要支撐之一。(記者 付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