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聯獲利跳升、南亞科Q3營收倍增、華邦電上演軋空秀 記憶體人氣爆棚該跟嗎?
▲羣聯電子。(圖/記者呂佳賢攝)
文/玩股華安
AI熱潮推升記憶體產業浴火重生,HBM帶動大廠轉向,DDR4與NAND供給急縮。南亞科、羣聯、華邦電股價飆升,但法人逢高獲利了結、短線追高風險升溫。
記憶體市場,這片曾因供過於求而冰封多年的產業海域,終於在 AI 浪潮的狂風巨浪下迎來了徹底的解凍與復甦。
當全球目光聚焦於 AI 伺服器的極致運算力時,其核心元件,HBM(高頻寬記憶體)因具備數倍於傳統 DRAM 的傳輸效率,成爲了晶片巨頭們競相追逐的「新產品」。三星、SK 海力士與美光等記憶體巨頭,紛紛作出重大的戰略性抉擇:傾盡資源、轉移產能,全力投入 HBM 與新主流 DDR5 的高利潤戰場。
正是這場史無前例的資源大挪移,爲被市場認爲屬於慘業的記憶體族羣,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時機。在 2024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DDR4 仍揹負着前一輪景氣循環所積累的沉重庫存,價格持續低迷。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廠減產效應浮現,積壓的庫存終於被市場緩慢消化殆盡。
進入今年下半年,當產業景氣的轉折點如約而至,供需的天平徹底傾斜。供給端因巨頭們的戰略轉向而產能嚴重不足,需求端卻因工控、網通與大量舊有電腦設備的學校與企業而大量涌現。兩相作用之下,DDR4 供不應求的現象徹底浮出水面,價格從谷底狂飆而上,甚至出現了通規格的 DDR4 晶片現貨價超越 DDR5 的罕見奇觀。讓原本想幫自己電腦更換DDR4的消費者,開始考慮直接將DDR4的主機板更換成DDR5的主機板。
DDR4 價格暴漲、NAND 供應吃緊、外資報告再度上修評等,記憶體族羣的火熱程度前所未見。從南亞科的單月轉虧爲盈,到羣聯單月獲利衝上3.15原,華邦電更是成爲最大黑馬,股價突破40元整數關卡,創下近24年新高,市場重新吹響了「超級循環」的號角。
南亞科(2408):融資連續大增,人氣不減
南亞科(2408)被外資點名爲亞洲第三大受惠廠,但這波行情的核心並非技術突破,而是 DDR4 缺貨帶動的補庫存需求。記憶體大廠將資源轉向 HBM,造成 DDR4 產能下降,但舊型設備仍在使用,讓報價快速反彈。此外,今年也開始具備 DDR5 出貨能力,公司也攜手合作夥伴切入客製化 HBM,目標在 2026 年完成出貨驗證,使市場看見了南亞科的轉機性。
籌碼面火熱。10 月 7 日外資大賣 7,176 張,但融資卻連續第四日大增,近五天合計增加超過 1.6 萬張,融券則呈現下降,且外資近五個交易日中僅買超一日,可能顯示散戶信心強烈、追價意願高。今日(10/8)雖然在外資連日調節下開低,盤中一度重挫 6%,但中午過後買盤迴流,股價拉昇至接近平盤作收。即便進入處置交易,人氣仍未降溫。
南亞科雖受惠記憶體報價大漲,帶動股價強攻,但股價長達十年期間價持續在30至100價格之間震盪整理,股價距離十年期間高點越近,投資人也需留意追高風險。
羣聯(8299):NAND控制晶片大廠羣聯,獲利跳升
羣聯(8299)是本波記憶體多頭中最有基本面支撐的個股之一。NAND Flash 報價持續上行,加上企業級 SSD 滲透率提升,控制晶片需求快速成長。羣聯 8 月自結獲利 6.5 億元,單月 EPS 3.15 元,逼近第二季整季 EPS 3.6元。
籌碼面上,從三大法人買賣超來看,顯示法人更偏好羣聯。今日(10/8)股價雖相對抗跌,股價維持在平盤下方震盪,終場仍下跌約 2%。整體而言,羣聯的高價位使散戶進場意願有限,但法人的中長線持股穩定,屬於基本面支撐型的整理。
華邦電(2344):融資券同增!兩階段軋空漲勢!
華邦電(2344)是今年九月最強的黑馬,九月至今股價已經翻倍。主因在於利基型 DRAM、NOR Flash 報價上漲,以及自家 CUBE 架構產品進入 AI 應用題材。華邦客製化DRAM方案「CUBE」結合臺積電先進封裝,未來將應用在機器人、穿戴裝置、車用等領域,且CUBE單價遠高於傳統利基型記憶體,2026年將是華邦電的豐收年。
籌碼火熱,10 月 7 日融資增加 8,826 張、融券增加 7,113 張,多空雙方火力全開。前幾日(10/3、10/2)融資更分別大增 28,180 與 9,831 張,融券也增加 5,940 與 3,634張。但在昨日(10/7)盤後出現外資大賣以及指數今日(10/8)跳空開低,也拖累華邦電股價開低後一路震盪,盤中一度下跌近 8%,尾盤以下跌 3% 作收。
投資人需留意,華邦電在 9 月 15 日至 9 月 22 日間也曾出現過融資、融券同步連續大增的情況。當時直到 9 月 23 日融券開始放棄加碼空單後,股價纔出現短線修正。不過,彼時外資與投信仍持續買超,支撐股價回穩。反觀這次,法人已轉爲賣超,若融券再度出現投降的跡象,華邦電股價可能面臨比上次更明顯的修正壓力,投資人應留意短線風險。
記憶體人氣不減,法人態度趨於觀望
雖然在 AI 元年初期,南亞科與華邦電未能及時跟上市場趨勢,使營收成長停滯,但經過近兩年的轉型與技術投入,如今終於迎來了轉機。南亞科藉由 DDR5 量產與 HBM 合作計劃重新獲得關注,華邦電則透過 CUBE 架構產品切入 AI 應用領域,雙雙走出長期低迷的陰影。
然而,法人資金的焦點仍偏向那些實質受惠於 AI 趨勢、獲利數據已經反映在 EPS 上的個股,例如羣聯(8299)與威剛(3260)。前者掌握企業級 SSD 控制晶片市場,後者受惠模組報價上揚,獲利動能都相對明確。
值得留意的是,從近期三大法人在記憶體族羣的買賣動向來看,已出現陸續賣股、獲利了結的跡象。這代表短線漲勢已進入資金換手階段。投資人在追逐記憶體族羣熱潮的同時,仍須謹慎評估追高風險,並注意籌碼變化與法人態度的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