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值股短線極佳買點已過 再急漲不宜貿然追價
華經(2468)表現最佳,3月營收年增逾78%,今日股價開平走強,終場大漲7.5%,持續看好。
貿聯-KY(3665)表現最差,高效能運算客戶需求強勁,股價遇月線反壓拉回,後勢持續看好。
盤勢預測:
在全球貿易環境高度不確定的背景下,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變化,正成爲全球經濟信心的主要干擾因素,根據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最新公佈的數據,歐元區4月經濟景氣指數由上月的39.8大幅下滑至-18.5,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看法迅速轉爲悲觀,背後主因即是美國貿易政策反覆無常所帶來的壓力。
在通膨方面,加拿大3月CPI年增率放緩至2.3%,低於市場預估的2.6%,月增僅0.3%,亦遠不及預期的0.6%,雖然整體通膨出現降溫跡象,但核心CPI仍維持在2.9%,顯示潛在物價壓力依然頑強,距離央行2%的政策目標仍有距離,未來利率政策走向仍需密切觀察。
受美國限制輝達H20晶片出口中國及新關稅即公佈影響,以臺積電、聯發科與鴻海爲代表的龍頭企業同步拉回,對指數形成沉重壓力,加權指數終場大跌389點,收19,468點,成交量縮至2,852億元,雖然中小型股爲主的OTC指數盤中一度翻紅,惟隨着盤中賣壓擴大,終場仍下跌1.67%,消息面主導盤勢,電子、金融及傳產普遍下跌,盤面上仍有部分族羣展現抗跌力道,例如受惠於資安議題的安全監控及資訊服務股表現相對強勢,華經、訊達、驊宏資等個股逆勢上攻,散熱、BBU、CoWoS、機器人、矽光子、半導體設備及材料、AI伺服器、機殼、IC零組件通路及車用電子等族羣則普遍轉弱。
值得留意的是,軍工、汽車零組件及營建族羣在盤中一度轉強,顯示資金有轉向防禦型與政策受惠股的跡象。整體來看,後續臺股能否止穩,將觀察半導體供應鏈、AI伺服器、矽光子、CoWoS、機器人與車用電子等族羣是否重新轉強,成爲多方信心重建的關鍵。
投組表現:
哲固(3434)表現最佳:價量齊揚 持續看好
精拓科(4951)表現最差:受大盤拖累 後勢看好
盤勢預測:
加權指數開低走低,終場下跌389.67點,收在19468.00點。成交量2852.34億元。類股方面,橡膠類股表現最佳,漲幅1.09%,電子零組件類股表現最差,跌幅3.47%。權值股方面,臺積電下跌22元,跌幅2.51%,收在855元;聯發科下跌20元,跌幅1.44% 收在1365元。
展望後市,加權指數受到半導體關稅及美中衝突升溫再次修正,但關鍵週四臺積電的法說,技術面觀察缺口的回補,權值股短線上極佳買點已過,再急漲不宜貿然追價。臺幣有止貶回升的味道 對於外資買超有助益,權值股持續觀察外資回補力道,現階段以反彈視之。櫃買指數受加權指數拖累下跌,依然可維持題材熱股短線操作,拉回應站在買方 但切勿趁拉擡時候買進股票,盤勢再度回到題材個股表現,中小型股震盪幅度會大於權值個股,短線上操作難度增加。無論加權指數或櫃買指數上方都有技術面的反壓,操作上適合低接不宜追高,是務必要注意的事情。選股上,網通族羣具有低基期及明年產業成長的趨勢,拉回是可以持續佈局的標的;短線上資金輪動速度較快,操作宜短進短出。
投組表現:
全譜(6228)表現最佳,16日股價連3漲停,股價在月線、季線之上,後市仍有上漲空間。
泰金寶-DR(9105)表現最差,16日股價下跌1.48%,股價在5.97元有較強支撐,反彈可期。
盤勢預測:
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見,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0.47%,表現最佳。臺股大盤下跌389.67點,收在19,468點,跌幅1.96%,成交量28,52.34億。臺積電法說會即將召開,變數仍多,短期買黑賣紅爲最佳策略。
族羣方面,飛機零組件、安全監控、船太、軍功概念及健身器材等概念股受大資金青睞,股價表現相對突出。
個股方面,除提前告知的全譜連續3天漲停外;金耘國際(4950)股本14.68億,主營廚房用的不鏽鋼刀具,3月營收8535萬,大戸買超128張,成交量微幅放大。映興(3597)股本3.92億,臺灣連接元件廠商,3月營收7280萬,年增48.63%,股價盤中創6日新高,大戸買超495張,成交量倍增。升銳(3128)股本4.2億,爲監視系統領域之專業安全監控廠,3月營收8648萬,年增35.08%,大戸買超597張,成交量增加。
投組表現:
陽明 (2609)表現最佳,臺股陷入量縮整理,連帶航運族羣漲勢也陷入停滯,但拉貨搶櫃需求仍不變。
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表現最差,市場等候晶片關稅細節,但關稅政策不會胳臂往外彎,短線波動過後,中長期仍可持續追蹤。
盤勢預測:
關稅政策仍是市場焦點,從目前的情勢來看,最可能的情境是經過談判後,美國對貿易伙伴調降關稅至10%至15%區間,並針對部分重要產業給予產地豁免或條件式優惠,例如在美國設廠可獲稅率減免。這不僅能緩解對美國本土企業的衝擊,也能加速供應鏈的重組。
從美國政策邏輯來看,對外釋出強硬訊號,對內則設法保護本土企業。這也是爲何近期蘋果與輝達等美股龍頭股價有撐,因爲政策風向顯示,美國不太可能傷害自己的科技命脈。若最終出臺的關稅版本對重點產業寬鬆、且不全面上調,市場有望迎來結構性反彈。此刻,無論是以定期定額方式穩健佈局,或逢回加碼單筆資金,對長線投資人而言,都是值得考慮的切入點,尤其是對美股科技產業前景持正面看法者,更應密切觀察政策落地的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