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共計137.1萬人次觀看直播
“‘跨有荊益’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其中既有理論的提出,又有落實的踐行。當然,這個智慧並非完美無缺,它的缺陷要靠更大的智慧彌補,這是需要在另外文章所要解決的問題。” 2月28日下午,樑滿倉以《蜀漢集團“跨有荊益”的智慧》爲題,爲線上線下觀衆深入解析了三國蜀漢的戰略設計,以及當中的智慧略論。 “聽完這個講座,我覺得我對傳統的中華文化和歷史故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神凱鳳坦言,不同於常規類型的講座,樑老師是通過故事性的引入帶領觀衆身入其地感受了蜀漢文化的魅力。 現場,除了有學生通過講座感受到傳統文化魅力的薰陶,還有的彷彿具象化地看到了自己崇拜的歷史人物,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的大三學生湘琪就在其中,“我特別喜歡諸葛亮,他在我心中是一個運籌帷幄的人。”她認爲,樑滿倉的講座不僅蘊含了豐富的儒家思想,還通過翔實的歷史資料加以論述,這也讓她心目中的歷史人物更加立體飽滿。 談及對此次講座的感受,來自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的學生蘇和賢給出了與衆不同的回答,尤其是關於“跨有荊益”這個話題,使她聯想到了在生活中學業和課外活動之間的協調關係。“我大一的時候相對更注重課外活動,到後面成績不是特別理想,這其實就挺像‘大意失荊州’的,所以我到大二的時候就趕緊調整策略。”她說。 樑滿倉在蜀漢集團建立霸業的戰略智慧中,娓娓道來漢末之時蜀漢集團的戰略設計,以及佔領荊益時的時局分析等內容,並分析出其預見性、科學性、系統性、策略性、思想性等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精彩的講座不僅在線下讓觀衆受益匪淺,在網絡中也吸引了衆多網友的觀看。截至2月28日晚,此次直播,在封面新聞、川觀新聞、四川觀察、四川發佈以及武侯祠博物館、西南石油大學等平臺同步進行,全網總計137.1萬人次觀看。 名人大講堂由四川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協調組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講座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大衆、深入人心的知識講壇,力爭成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傳承的品牌活動,並努力探索構建符合當前時代需求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自舉辦首期講座以來,名人大講堂已成功舉辦了64場,先後邀請李敬澤、阿來、酈波、祝勇、莫礪鋒、周裕鍇等全國多學科專家,圍繞20位四川歷史名人及巴蜀特色文化開講,探尋古蜀文化遺珍,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深入解讀中華文化巴蜀因子的獨特魅力。全網累計超1億人次觀看直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王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