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最短」左鎮老街重新妝點門面 將推出共食辦桌活化

「全臺最短」左鎮老街重新妝點門面,即將推出共食辦桌進一步活化。圖/左鎮公所民政課提供

臺南左鎮老街人稱全臺最短老街,短短几十公尺十幾間民宅,只剩四、五戶居住一度破落;但因保留了傳統臺灣鄉村風貌,最近不但藝術家陸續進駐、大學師生藝術裝置妝點門面,還規畫了許多活動要舉辦吸引遊客、重現老街風情。

左鎮老街走在這裡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近年因父老奔走、藝術家參與,逢年過節舉辦各種活動,還能吸引一些遊客參觀,平日就有點冷清;不過近來區公所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師生團體進駐、加上藝術家、地方社區參與,不僅門面煥然一新,在地人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前區長餘基吉表示,除了陸續有幾位藝術家進駐開設工作室,主動打理老街門面,地方各界也打算合作陸續舉辦多種活動來增加曝光度,除了區公所配合促銷在地景點,還引進大學社會責任團隊參與。

南臺科大「文字造形設計」課程師生,近日以「西拉雅族姓氏」做爲創作主題,設計字體詮釋傳統姓氏,結合西拉雅族「自然信仰」、「傳統紋樣」與「生活器具」等文化意象,創作出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的多元文化藝術掛布。

進駐老街的「常在」工作室表示,近日協助規畫在老街上方佈置七彩布旗,也將串連在地社區推出「風土有聲,食語有情」共食辦桌活動,要讓大家品嚐各種在地食材製作的左鎮「白堊惡地餐桌文化」、在左鎮老街「看見一條仍願意分享的街道」。

參與策劃者陳莉莉表示,第一次走進曾經熱鬧的左鎮老街時,迎接她的不是人潮,而是靜默。街上沒有車,也沒有聲音,「只有風在空屋的窗縫間穿梭,路邊雜草悄悄長出身影。」左鎮的人說,他們自己其實也很少進來。

「我們想把那樣的餐桌,重新放回老街」,她說,不是爲了重演懷舊,而是想從「共食」開始,讓街道重新有聲音,讓餐桌成爲老街的中心,也讓來到的人,有一個願意停下來的理由。不久後會公佈餐桌活動報名方式,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全臺最短」左鎮老街即將推出各種在地食材製作的「共食辦桌」。圖/左鎮公所提供

「全臺最短」左鎮老街重新妝點門面,即將推出共食辦桌進一步活化。圖/左鎮公所提供

「全臺最短」左鎮老街重新妝點門面,即將推出共食辦桌進一步活化。圖/左鎮公所民政課提供

「全臺最短」左鎮老街即將推出各種在地食材製作的「共食辦桌」。圖/左鎮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