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最大黃牛遭求刑7年 王婉諭曝黃牛地下化:應將實名制入法
▲門票黃牛劉旻嶽法官裁準交保70萬元。(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檢警查出,劉旻嶽與妻子張依萍夫妻,至少從2016年起開始賣黃牛票,並召募工程師建立號稱全臺最大黃牛票業者,到2024年爲止總獲利超過4千萬元,臺北地檢署20日起訴11人,對劉、張具體求刑7年,後法官裁準交保70萬元。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21日表示,這應該是《文創法》修法納入「打黃牛」條款後,求處刑度最高的一次,黃牛就像詐騙,對社會百害無一利,現在黃牛轉入地下,難以防堵,應將「實名制」入法,才能更根本的防堵黃牛。
王婉諭表示,陳晨威在十二強對韓國炸裂滿貫砲、周杰倫在大巨蛋演唱晴天、阿妹坐着熱氣球環場高唱我要飛的那一刻,有無數的臺灣人,願意不計時間、金錢的代價,只爲了成爲在現場親眼見證的幸運兒。而販賣黃牛票的人,就是利用人性這種純粹的對喜悅、幸福體驗的追求大賺黑心錢。建立在這種惡意上的黃牛產業,就跟詐騙一樣,對於臺灣社會百害而無一利。
北檢正式以《文創法》起訴全臺最大的黃牛集團,並對首腦劉姓夫妻求處7年以上徒刑。王婉諭直言,這應該是《文創法》修法納入「打黃牛」條款後,求處刑度最高的一次。上一屆的國會中,我因爲個人的慘痛經驗,率先在立法院向蘇貞昌院長質詢黃牛票猖獗的問題。隨後,在民間的夥伴們共同倡議下,跨黨派的委員共同修過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提升了黃牛罰鍰,並且納入機器人程式掃票的刑事責任。
根據警政署去年公佈的資料,警方也已藉此查獲31件黃牛票案件。王婉諭直言,但這個數量,相對於黃牛真正的產業規模,還有非常大的距離。現實永遠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黃牛轉入地下,只賣熟客介紹的人,有些黃牛也開始轉做綁物售票、以物換票、以票換票等「類黃牛」行爲。加上檢舉的要件困難,很多人檢舉後,也不見得能抓到黃牛。
王婉諭指出,來自境外的黃牛,或是專賣外國人的臺灣黃牛,更是難以防堵。時代力量過去就主張,將「實名制」入法,才能更根本的防堵黃牛,我們提出的修法版本,也明確定義販售黃牛票的行爲,防堵所有可能的漏洞。
王婉諭直言,顯然《文創法》的修法固然是進步的一小步,但還需要更積極的作爲。今年來臺吸引多達60萬人搶票的日本天團YOASOBI,就是採用「實名抽選制」,讓黃牛幾乎無利可圖。YOASOBI在小巨蛋的演場會上感動地說:跟每一個臺下粉絲的相遇,都是機率只有60萬分之一的奇蹟。爲了守護這樣的奇蹟,這樣的感動,希望立院繼續推動打牛行動的未盡之業,也請所有運動迷、樂迷、飯圈的朋友,一起抵制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