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陷「黑暗」?! 1994年大限電民眾叫苦連天
臺灣環保聯盟前往經濟部抗議,要求以天然氣發電取代核能發電,以解決限電危機。圖爲現場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7/07 曾學仁攝影)
解決能源問題是所有地球人必須面對的。臺灣地狹人稠,工業用電量大,用電量吃緊,尤其在夏天,「電荒」問題更是讓人擔憂。
【推薦閱讀】 1999年臺灣驚人大停電 高壓電塔倒塌導致臺灣全島陷入黑暗 難以抹去的傷痛!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重創臺灣
臺電民生用電限電。圖爲電影院停電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7/05 陳炳坤攝影)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臺灣曾發生大規模停電,對社會各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人對臺電未能提前充分告知表示強烈不滿。停電期間,百貨公司拒絕顧客進入,電影院提前停映,自動提款機失靈,嚴重影響了民衆的日常生活和業者的經營。
當時有部分人認爲臺電以供電不足爲由限制民生用電,並有強行推銷核四的嫌疑,導致抗議活動蔓延。電力供應失調,產業界成爲各界指責的焦點。至今,臺灣產業界仍在與缺電問題長期抗戰。
臺灣天然資源匱乏,能源取得和備用存量的問題一直影響着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回顧歷史,臺灣在民國四十年代電力建設極度不足,缺電和限電是家常便飯。到了五十、六十年代,隨着經濟開始發展,電力供應依然不穩定,當時優先限電的是用電量最大的七大行業,包括鍊鋁、鍊銅、水泥、造紙、紡織、化工和電石。
進入七十年代後期,隨着環保意識擡頭,重大電廠建設屢遭阻礙,臺電的備轉容量一路下跌,電力供應再次告急。這些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讓1994年的限電問題變得尤爲嚴重和複雜。
要解決限電問題,除了開源與節流齊頭並進,最重要的是需要全民取得共識,共同努力,才能避免未來再次出現類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