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水上媽祖遶境祈福 蘇俊賓手繪圖分享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副市長蘇俊賓(左一)迎接水庫媽遶境祈福慶典。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今年通過「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市定民俗活動後,今天上午擴大舉辦水上媽祖遶境慶典,超過40艘遊艇船舶及大批民衆參與,市長張善政頒發文資證明、與副市長蘇俊賓接力送迎媽祖遶境,張善政說,這項市定民俗今年參與遶境神尊達30多尊及超過40艘船,是全臺灣唯一的水上遶境活動,值得好好保存和發揚。
張善政一早率先頒發「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 水上媽祖遶境」市定民俗、及復興宮與渡船遊艇公會保存者證書,親送水庫媽祖率30多神尊展開石門水庫水上遶境,渡船遊艇公會準備200張免費登船遶境證隨即被搶空一空,民衆紛紛追隨「水庫媽」從阿姆坪碼頭至溪口來回水上遶境祈福。桃園市渡船遊艇商業公會總幹事陳咪春說,今年水上媽祖遶境最大不同特色是列爲市定文化資產,擴大超過40 艘遊艇船隻參與,還邀請水庫淹沒區遷村至觀音居民回鄉參與。
張善政說,石門水庫興建前開漳聖王當年就有遶境,水庫建成後變成水上遶境,成爲全臺唯一水上媽祖遶境,今年水情非常好,水上媽祖遶境傳承多年的活動,今年市政府指定爲市定文化資產,希望遶境活動每年延續舉辦發揚光大。
蘇俊賓隨後接替張善政登上遶境遊艇與水庫媽祖、開漳聖王、土地公一起前往薑母島及回到復興宮祭拜,蘇俊賓與復興宮主委邱焯勳等人手捧「水庫媽」、「開漳聖王」等神尊進行遶境完成慶典,感謝庇佑石門水庫水情良好、國泰民安,蘇俊賓瞭解水上媽祖遶境的文化傳承由來,更親手繪製60年前水庫興建前的地面遶境(如今水底下)、與現在水上媽祖遶境路線,疊合繪製透視圖,讓大家瞭解水上媽祖遶境傳承緣由。
蘇俊賓說,透過60年前地面遶境路線(如今水底下),與現今水上遶境路線疊合,遶境未改只是從水底下浮到水面, 他還原歷史將當年與60年後作對比,看到文化的韌性,也告訴大家「水庫媽」遶境傳承,希望做爲教學分享,尤其看很多青少年及小朋友參與,看到桃園文化、臺灣文化的未來力量,證明水庫媽遶境是桃園重要資產。
市府文化局表示,百吉復興宮每年農曆2月1日至2月6日辦理開漳聖王慶典,其中農曆2月3日舉行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這項民俗是自石門水庫興建後,將原本陸域媽祖遶境儀式延伸至水域,見證地方居民因應大型公共建設對生活環境造成重大改變之後,形成目前所見的石門水庫水上迎媽祖儀式,反映地方歷史發展脈絡及信仰特色,是全臺少見的水上遶境儀式,也是桃園市繼普濟堂遶境、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之後,第3個公告市定民俗。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市長張善政手捧及親送水庫媽水上遶境。記者曾增勳/攝影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逾40艘遊艇船隻登薑母島遶境熱鬧。記者曾增勳/攝影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市長張善政(中)頒發市定民俗證書。記者曾增勳/攝影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副市長蘇俊賓手繪水庫興建前後的地面遶境變水上遶境透視圖。圖/蘇俊賓提供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副市長蘇俊賓(左三)登船迎接水庫媽遶境祈福慶典。記者曾增勳/攝影
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逾40艘遊艇船隻水庫遶境熱鬧。記者曾增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