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車城福安宮,昨天熱鬧慶祝土地公生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3/02 郭漢辰攝影)
全臺最知名的土地公廟,當屬每年吸引數百萬信衆朝聖的南投竹山紫南宮;然而,規模最大的則是位於屏東縣車城的福安宮。這座香火鼎盛的廟宇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不但是恆春當地居民精神寄託的信仰中心,更是來全臺自各地數萬名信徒祈福求財的重要場所。
車城福安宮號稱全臺灣以及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造價新臺幣1億元,建坪400坪,樓高六層。福安宮外觀很現代化,廟內有不少古匾、石碑;其中清同治年間將領劉明燈的勒石最爲有名,它和臺北縣的虎字碑,同是劉明燈僅存的書法。
【推薦閱讀】 神明銀行南投竹山紫南宮 流水席「吃丁酒」傳承兩百多年 大恐龍守發財金 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變打卡聖地
車城是屏東縣開發最早的地方,鄭成功曾在此屯田駐兵,車城福安宮前身爲「敬聖亭」,建於明朝永曆年間,當時從泉州來臺的先民因水土不服,不堪當地的瘴癘等瘟疫疾病,因此從故鄉將福德正神神像恭迎至此並且建廟奉祀,清朝福康安率軍萬餘南下車城,先剿莊大田之後又平定林爽文之亂,福康安在此以木柵圍成城廓駐兵,一般人稱福安城,也有人叫柴城,福康安維護了當地人民安全,因此在福安宮留名。
當時福康安在此勒石紀念,又感念土地公的庇祐,於是奏請乾隆皇帝御賜官服、官帽,在清朝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曾受乾隆皇帝褒封並賜王冠、龍袍一襲並改廟名爲福安宮。
福安宮內有乾隆年代的石碑、同治年間劉明燈的勒石、原木大門、雕龍石柱,至今仍保留着,而正殿安立的土地公像全身掛滿金牌顯得神威十足,是全臺灣最爲威風的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