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高溫 社子島飆39.2℃最熱

近日天氣炎熱,許多民衆被曬到受不了,未來一週持續高溫,醫生提醒要留意熱傷害。記者林俊良/攝影

昨天最高溫落在臺北社子島,飆到卅九點二度,未來一週持續高溫炎熱,衛福部統計今年六月至十二日爲止,熱傷害就診二五○人次;有機會較去年六月七四八人次再增加。檯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臺灣夏季酷熱難耐,民衆要小心熱出病來。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曾昭誠表示,昨天下午三時廿分社子島出現卅九點二度高溫,其次爲新北市屈尺卅七點九度,苗栗縣頭份卅七點六度排名第三。全臺熱成紅蕃薯,走到哪裡都熱。

今、明兩天受西南風影響,上午西半部雨勢增加,午後需留意局部大雨,溫度雖略降但仍有卅度以上,東南部、花蓮縱谷易有焚風發生,高溫上看卅六度,週三至週末水氣減少,西半部高溫再回到卅三度,中南部近山區上看卅六度。

檯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太陽直曬人體會讓表皮血管擴張,容易脫水且血液變得濃稠,進而產生血栓,易造成心肌梗塞。而且身體脫水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引發熱衰竭,若體溫持續升高到四十度以上,就可能會有危及生命的中暑狀況。

血壓下降可能是熱傷害症狀之一,多以頭暈眼花、冒冷汗、噁心等表現,若身體持續脫水,熱衰竭和中暑恐跟着來。林謂文指出,中暑是最嚴重且常見的熱傷害之一,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而致命。進入中暑前,可能經歷熱痙攣、熱衰竭等過程,緩解方法爲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把傷害降到最小。

林謂文提醒,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三點是陽光最猛的時段,也是熱傷害的高峰期,要儘量避開悶熱的場域、避免太陽曝曬。沒有空調的室內,也可能因爲環境悶熱、通風不良造成「室內熱傷害」,千萬不要捨不得開冷氣。

熱傷害不論是哪種型態,沒有即時散熱、降溫恐損傷器官,一旦發生熱暑症狀,趕快先到陰涼的地方,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林謂文強調,夏天一定要定時補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可穿着排汗透氣衣物,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照射。有運動習慣的人,建議選擇涼爽的清晨或傍晚,暖身後慢慢增加強度,勿短時間內大量流汗。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