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園共迎客606.32萬人次

·假期盤點之遊園·

清明假期,全市公園共接待遊客606.32萬人次,同比增加10.5%。其中,北京市屬12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遊客225萬餘人次,遊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頤和園、天壇、玉淵潭。本週,各大公園依舊春花爛漫。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瞭解到,香山公園即將啓動以“香山春望”爲主題的花卉環境佈置,景山公園牡丹文化節也將開幕,爲遊客“錯峰賞花”提供新選擇。

百名師生共繪“紅色足跡地圖”

清明假期,北京市屬公園融合追思緬懷與踏青賞花,開展23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百餘場義務講解服務,讓遊客在園林勝境中緬懷先烈、感悟歷史。

在陶然亭公園,貫穿全年的青年師生共繪“紅色足跡地圖”活動啓動。首場活動上,來自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學院、月壇中學、北師大附中、陶然亭小學等大中小學的百餘名師生,共同繪製一幅近3米長的手繪圖卷,勾勒公園東門至慈悲庵革命舊址的紅色遊覽線路。同學們手持畫筆,選用不同色彩描繪公園的美麗景色,讓整張地圖層次分明,也將自己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和深深敬意傾注其中。

百餘名大中小學師生還來到高君宇烈士墓前,懷着崇敬之心,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默哀、獻花,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在陶然亭公園紅色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一同打卡慈悲庵革命舊址,參觀“先驅者的奮鬥——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聆聽學生志願者講解,感受先輩們的熱血與信念。

在中山公園,“探尋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研學活動吸引衆多青少年報名參與。研學隊伍來到中山堂,聽講解員講述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蹟以及與中山公園的歷史淵源。隨後,研學隊伍參觀了中山像、保衛和平坊,講解員聲情並茂地講述了背後的歷史故事。最後一站是來今雨軒茶社,在這座見證了新文化運動重要時刻的建築外,講解員爲青少年講述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故事,一同重溫《少年中國說》,青少年的讀書聲彷彿與百年前的青春吶喊遙相呼應。

“打撈神器”三分鐘鎖定目標

在北京各大公園中,頤和園三天累計接待遊客近42萬人次,位居全市第一。從頤和園南如意門、西門入園,青松翠柳,百花盛開,白花山碧桃、連翹、丁香點綴其間,豳風橋沿線的“品霞”桃、“品紅”桃正值最佳觀賞期,吸引不少遊客留下“臨水照花”的美圖。走上知春島,仲春時節的西山映入眼簾,垂柳拂面,佛香閣、十七孔橋點綴在昆明湖畔,遊船在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有時遊客出神拍照,一不小心手機就掉進昆明湖裡。僅4月5日當天,頤和園就發生了3起手機落水事件。在“打撈神器”的幫助下,這3名遊客的手機全部成功撈出。

“頤和園年均處理物品落水事件超500起,加長杆、‘磁鐵’打撈法等都是工作人員曾用過的‘土辦法’,但是面對深水盲區,這些辦法常常力不從心。”可視化打撈設備的設計者、頤和園管理科的吳宗政介紹說,新設計出的可視化打撈設備通過高清水下探頭、雙爪夾具和LED補光系統解決了水中打撈的難題,操作員通過5英寸防水顯示屏即可實時觀測水下狀況。

可視化打撈設備的設計靈感源自吳宗政一次偶然翻看到的手機釣魚視頻,水下探魚器的實時監控功能啓發了他:若將這種“電子眼”與伸縮打撈杆結合,不就能突破水下盲區難題?於是,吳宗政購買了水下攝像頭、伸縮杆等基礎組件,先後嘗試3種不同規格的伸縮杆,最終選定3米可摺疊雙頭夾和5米可伸縮三頭夾杆,使夾具可以適配不同物品,並且創新引入萬向軟管連接器,使攝像頭與抓取裝置實現靈活聯動。

目前,頤和園已在主要遊覽區域配備6套可視化打撈設備。原需一小時的傳統打撈作業,現在最快3分鐘即可精準定位目標物,比傳統打撈提速近20倍。自設備研發以來,頤和園共打撈了遊客掉落到水中的手機、相機、鑽戒、皮包、帽子、身份證等物品50餘件,累計爲遊客挽回經濟損失30餘萬元。

香山即將迎來最美賞花季

清明假期過後,香山公園即將迎來最美賞花季,爲遊客“錯峰賞花”提供新選擇。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香山公園即將啓動以“香山春望”爲主題的花卉環境佈置,在知鬆園、楓林村、佳日園和索道下站景區佈置花卉景觀。預計布展面積將達1500平方米,用花量超過2.2萬株。“我們將以‘尋春’爲敘事主線,打造春水、春林、春光、春鳶四處主題景觀。”香山公園宣傳科科長緒銀平說,“比如,位於楓林村的‘春水’景觀,藍紫色的花卉與黑色礫石交織,營造出靜謐花海氛圍。此刻,春水不僅滋養了大地,更喚醒了心靈深處的詩意。景觀中融入木船、風車等園藝造型,與花海一同營造出春日湖畔靜謐的意境。”

此外,位於佳日園的“春光”景觀,花毛茛是主角,六種色彩的花朵如同斑斕的絲線,交織成一片絢爛的花田。“4月的香山是花毛茛的世界。這種別名‘洋牡丹’的花有着與牡丹一樣豐滿的花瓣和絢麗的色彩。”緒銀平說,花毛茛的“茛”字與亙古不變的“亙”是一個音,這種花最大的特點就是花瓣的層數特別多,最多的可以達到20至30層,而且它的花色特別豔麗,特別搶眼,是名副其實的“山花之王”。預計4月中旬,遊客在香山公園南北主幹道的佳日園、楓林村等景區,就可以觀賞到“山花之王”。

此外,景山公園也將迎來第二十八屆牡丹文化節。剛剛結束的清明假期,景山公園反季節促培的百餘盆牡丹在東門及南門區域綻放,讓市民遊客提前目睹國色芳華。文/本報記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