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危機”引擔憂?國際清算銀行敦促各國政府立即行動!
財聯社5月27日訊(編輯 黃君芝)國際清算銀行(BIS)總經理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週二表示,由於利率上升使一些國家的財政路徑難以爲繼,全球各國政府必須遏制公共債務的攀升。
當天,卡斯滕斯在日本央行於東京主辦的會議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當利率保持在低位時,鉅額赤字和高債務似乎是可持續的,這使得財政當局能夠避免做出削減支出或增稅等艱難抉擇。
“然而,超低利率的日子已經結束。在公衆對財政當局承諾的信任開始動搖之前,財政當局整頓局面的時間窗口很短,”他補充說。
卡斯滕斯還表示:“市場已經意識到,有些道路是不可持續的。”他警告稱,面對巨大的失衡,金融市場可能突然出現不穩定。
“這就是爲什麼許多經濟體的財政整頓需要現在就開始。混日子是不行的。”他說。
上述警告是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債券收益率近期穩步上升之後發出的,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這些國家的政府將通過增加債務來增加支出。
卡斯滕斯表示,公共債務違約可能破壞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並威脅到貨幣穩定,因爲央行可能被迫爲政府債務融資,從而導致“財政主導貨幣政策”。
“結果將是通脹上升和匯率大幅貶值。鑑於這些考慮,財政當局必須遏制公共債務的持續上升。”他說。
卡斯滕斯還稱,由於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和國防開支增加,許多國家將面臨加大公共開支的壓力。
他說:“財政當局必須提供透明和可信的途徑來保障財政償付能力,最好是由更強大的財政框架支撐。然後,他們必須履行自己的承諾。央行不可能是‘唯一的遊戲’。”
至於貨幣政策,卡斯滕斯表示,不應指望央行“在很短的時間和很窄的範圍內”穩定通脹。
“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爲正如最近的事件所顯示的那樣,通脹將部分取決於央行無法控制的因素。”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