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危機再現!世衛警示二十年前疫情重演,多個地區擴散

7月22日當地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了緊急行動的呼籲,各國趕緊動起來,採取措施防範,因爲20年前那場大疫又回來了,真是令人擔憂!

這是一種差點被人們漸漸忘記的病毒,雖然不太常見致命,但卻讓許多人痛得難以忍受。以前有五十萬人因爲它引發關節劇烈疼痛,這也只是冰山一角。它還可能引發高燒不斷,甚至導致長期殘疾。時隔20年,全球還有56億人在它的陰影中生活,而中國也已發出警示。

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信息都來自可靠的資料,相關來源已在末尾和文中詳細標明。

殺不死你就折磨死你

說到基孔肯雅熱,這名字可能你以前從沒聽過,它起源於非洲的土語,意思是“痛得彎下腰”,用一個詞就能準確描述它最嚇人的地方——那種讓關節劇烈折磨的極度疼痛。

按患者說的,那感覺就像全身關節被硬生生塞滿了碎玻璃,每動一下都像在受刑,疼得不得了。還能伴隨高燒和難熬的疲憊,搞得一個壯漢都能給累倒在地,想想這病有多嚇人。

它靠蚊子叮咬傳染,和登革熱、寨卡一樣,都是靠伊蚊“送貨上門”。一開始的症狀也差不多,發燒、出疹子、全身痠痛,搞得分不清楚,給醫生們出了個大難題。在搶時間的緊要關頭,這種早期的混淆很可能會變成致命的隱患。

雖然基孔肯雅熱的致死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聽着似乎沒啥可怕的,但細想就明白不能小看,一旦疫情失控,感染的人數猛增到百萬、千萬級別,死掉的人數就很可能輕鬆突破幾千甚至上萬。這其實是個挺簡單,但又特別殘酷的數學問題。

不過,讓人頭疼的還不是病毒本身,反倒是它留在身體裡的“後續影響”。大部分人那些急性症狀會在一週內緩解,可病毒卻會在身體裡留下一份“紀念”——不斷折磨人的關節痛,時間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甚至還可能變成慢性關節炎,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

它雖然不常直接要了你的命,但卻能剝奪你的自尊心和精力,讓你在長時間的折磨中慢慢耗盡,搞得你像是被折磨得體無完膚似的。

全球預警:歷史的病毒捲土重來

歷史或許不會一次又一次地重來,但它,總會讓人感覺驚人地像曾經發生過一樣。

這次疫情爆發的導火索,恰好對準了二十年前那場災難的源頭——印度洋上的幾座島嶼,像法屬留尼汪、馬約特和毛里求斯。那地方陽光明媚,沙灘漂亮,椰子樹成行,原本是度假的好去處,可如今卻變成了病毒的前哨陣地。

特別是在留尼汪島,局勢已經無法收拾,據最保守的說法,島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接近三十萬的居民,都被病毒輪流“點名”了。

更令人膽寒的是,這病毒從不偏愛偏遠的小島,一旦發作,便迅速席捲非洲大陸,像馬達加斯加、索馬里、肯尼亞這樣的國家紛紛中招,一個接一個陷入困境,疫情的消息像雪花一樣接連不斷地傳來。

與此同時,它也順着全球化的“快車”跑,穿越海洋,偷偷在印度、孟加拉這些人口很多的東南亞國家紮根,悄然建立起了新的據點。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那場在二十年前席捲近五十萬人的疫情,就是這麼拉開了序幕,彷彿歷史的劇本被人一字一句地翻開,又想重演一遍。

要是說這場疫情還只是徘徊在熱帶地區,也許我們還能抱點僥倖心情,可偏偏消息又變壞了,歐洲大陸也難逃一劫。像法國、意大利這些我們平時覺得和熱帶病沒啥關係的國家,不但接連出現了不少從疫區回來的“輸入病例”,更讓人憂心的是,竟然出現了本土擴散的跡象。

這其實就是在說,病毒已經不再侷限於“外來遊客”這一層面了,它已經通過感染的旅客,把自己傳給了法國、意大利的本土蚊子。這些土生土長的蚊子接着又叮咬本地人,病毒就在新的土地上紮了根,開始繁衍開來,生根發芽了。

光是在法國,從五月到現在,大概查到有800個“外來”病例,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12起,本土傳播的事,這些事件都發生在法國南部地區。

這個數字雖然不大,可卻發出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說明病毒已經在好幾個大洲成功建立了“前哨基地”,擁有了自我複製和蔓延的本領,防控的範圍一下子被無限擴大,難度也以幾何級數在增長。

警報!在家門口拉響

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早就不是遠遠觀望的事了,警報聲已經真真切切在咱們國內響起。廣東省佛山市一帶,檢測到輸入性病例後,很快就在人口集中度高的順德區以及周邊地區擴散開來。截止到七月下旬,光順德這一塊,累計報告的確診病例都已經超過2400例了。

這可不只是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有2400多個正在忍受關節劇烈疼痛的患者,還是2400多個焦慮不安的家庭,更是對咱們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一次突如其來的猛擊。

真正的威脅不是遙遠的病毒樣本,而是身邊的花壇、積水和樓道里那些無處不在的伊蚊,它們纔是真正的病毒“快遞員”,一旦氣候和環境變得適合,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引發一場驚人的疫情。

南方的伊蚊可是最活躍的地帶,威脅就擺在眼前,可面對這撲面而來的病毒,我們的防禦手段卻顯得挺薄弱。

這個事兒挺難堪的,實際上,國際上一些企業已經研發出針對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還獲批上市了。不過,因爲這幾十年來中國不是主要的感染地區,也沒有出現過那麼大規模的疫情,所以國內在疫苗研發、引進和儲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積累。

更令人擔憂的是,醫學界到現在還沒找到能徹底消滅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藥,一旦感染,醫院能做的也就只有退退燒、緩緩痛,類似的“對症治療”而已,然後就只能祈禱病人的免疫力能自己扭轉這場戰鬥。

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我們幾乎是摸着空拳,直接被扔進了和這種古老病毒較量的戰場。

目前唯一的辦法,還是那種最原始也最耗費力的方法,全體動員起來,搞好防蚊滅蚊工作,同時還得緊盯升級預警體系,加快實驗室的檢測速度,擴大監測的範圍,力爭在病毒傳播的每個環節,都比它更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