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緊鑼密鼓籌備 設22項賽事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李博)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和國家速滑館舉辦,這是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爲參賽主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賽事聯合承辦單位北京國資公司介紹,目前賽事已展開緊鑼密鼓籌備,本次賽事包括競技賽、表演賽、場景賽三類19個項目主體賽事,以及羽毛球、籃球和乒乓球3個項目外圍賽事。

據介紹,本次運動會旨在通過多種競技賽項集中展示和檢驗機器人最新成果,持續帶動機器人機械結構、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學、傳感、材料等多學科技術進步,不斷促進機器人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加速機器人進入生產生活各類實際場景。

北京國資公司助推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還不限於此。據瞭解,該公司正積極響應落實《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和北京市國資委《市管企業“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5年)》,多措並舉助推北京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爭取爲北京“”率先建設AI原生城市”,力爭“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應用高地”貢獻力量。

在4月舉行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上,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Ultra奪冠,該機器人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其發起單位和總經理單位——深圳優必選公司是北京國資公司所屬北工投資管理運作的北京高精尖基金參投企業。該基金瞄準人工智能產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服務支持,引導企業在京建設新產線、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並構建穩定高效的產融合作生態體系。截至4月底,該基金及其子基金已投資30餘個人工智能項目。

數據、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北京國資公司深度開展數據流通利用、垂類大模型研發應用等,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建設。

今年3月底,北京國資公司發起設立北京數網鏈通科技有限公司,其建設運營的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是北京市承建國家數據局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項目主體工程。該協同網絡核心功能通過區塊鏈等技術路線,解決高質量數據可信流通和供需對接問題。截至4月底,協作網絡已上架公共數據、文旅、交通等3000多餘款數據產品,實現小規模應用。按照規劃,平臺將於2026年底完成主體功能建設,接入不少於1萬個市場主體,不少於3萬個數據產品,將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數據支撐。

人工智能作爲基礎性、驅動性技術已成爲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北京國資公司積極爲人工智能產業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多方面支持。

在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北京登記結算公司研發推出全景多維式地方金融非現場監管平臺,覆蓋北京地區全部地方交易場所、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公司。平臺通過構建統一數據標準和接口,高效整合各行業數據資源及外部數據,實現對數據智能分析比對、風控模型智能預警、監管報告自動生成等功能。截至4月底,平臺已採集數據超20億條,生成監管報告上千份,監管資金超萬億元,助力防範化解地方金融風險。

北京產權交易所打造“北交匯投”在線智能投行服務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項目信息精準推送和投融雙方智能匹配,提升了投融資對接效率。截至4月底,平臺投資人數據庫已積累超過5萬家,落地金額128億元,每年服務各類項目超5000項。

集智未來通用人工智能育新基地位於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集中度達90%。園區運營方集智未來公司打造創業孵化、算力數據、生態賦能的特色體系,並承擔“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夥伴計劃”執行任務,已完成260餘家企業評審和公示。集智未來深度參與北京市人工智能“算力券”政策制定等,完成全市110餘家大模型相關企業算力券申請審覈,同時搭建算力服務平臺,爲中小科技企業提供智能算力雲租賃服務和機櫃算力儲存服務。還組織近百場大模型服務應用場景對接活動,形成200餘個行業應用場景案例。

在北京通州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色動力上線北京市首個數字化智慧化垃圾發電項目。作爲北京市國資委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對垃圾焚燒、煙氣處理和垃圾庫管理等環節進行數字化管理,並通過對垃圾焚燒全過程進行大數據分析、機器深度學習訓練和人工智能管理,最終實現精準預測、智能控制、穩定運行、高效燃燒的目標,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