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軟實力指數」第二! 中國大陸這項成就從何而來?

「全球軟實力指數」全球第二,中國這項成就從何而來?(央視新聞)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日前,《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在英國倫敦發佈,中國的軟實力排名從去年的第三上升至第二。該報告由英國「品牌金融」諮詢公司發佈,該公司通過對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17萬餘名受訪者的調查,評估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的全球形象,是全球對國家品牌認知度最全面的調查之一。

中國軟實力躍居全球第二,成就從何而來?

報告重點評估了商業與貿易、教育與科學等8大軟實力支柱,涵蓋數十個不同指標。

中國在8大軟實力支柱中的6項,以及三分之二的具體指標上均實現顯著增長,其中亮點非常多。

在「商業與貿易」方面,中國排在全球第四。其中,「易於經商和合作」指標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有的國家一心構築「小院高牆」,中國則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已經實現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全面「清零」,推出一系列舉措提升外國人來華在華便利度,日前又提出了「穩外資20條」,這個第一實至名歸。

近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正式投產,新一批重大外資項目也加快落地建設,開放的中國吸引着衆多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

另外,中國還在「未來增長潛力」指標上連續多年排名第一,體現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

日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駐華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仍是全球GDP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可以說,「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是廣泛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享譽全球的產品與品牌」這一指標上升至第五。

報告指出,過去17年間,在「品牌金融」諮詢公司發佈的全球500強中,中國品牌的數量從13個增至68個,品牌總價值增長了23倍多。而且,中國品牌在5G技術、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高新領域表現亮眼。

曾經,「洋品牌」是高端的代名詞,如今,中國品牌的全球認可度不斷提升,「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的轉變正在發生。

在「教育與科學」方面,報告將中國排在全球第三位。

DeepSeek橫空出世、人形機器人驚豔登場,顯示出中國在創新方面不再只是追趕,而是在積極重塑行業發展軌跡。

屢創突破背後是堅實投入,2024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量超過3.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8.3%,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資未來。

在「媒體與傳播」方面,中國也攀升至第七位。

中國媒體憑藉強大的國際傳播網絡,講好中國故事,迅速響應國際熱點。比如,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海外傳播再創紀錄。總檯通過82種語言對外傳播平臺向全球直播和報道蛇年春晚,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蛇年春晚全球閱讀量達17.38億次,視頻觀看量5.87億次。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春晚成爲了解中國走向的重要窗口。

與此同時,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登上世界舞臺。

中國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獲全球遊戲大獎,受到全球遊戲愛好者熱捧;《哪吒之魔童鬧海》闖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海外票房亮眼,在專業電影評分網站IMDB上,評分高達8分以上,全球影迷爲親情、友情、勇氣和愛這些人類共通情感的表達寫下走心長篇評論。

越來越多中國文化精品打出「國際範」,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世界範圍內廣受關注,與西方敘事美學爭奇鬥豔,曾經令人不可思議的想法,正變成一代人的日常。

另外,在「文化與遺產」方面,中國也上升至第七位。

2024年,北京中軸線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豐厚的文化家底,是自信之源,也是金字招牌。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中國在「被認爲是很棒的旅遊目的地」和「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兩個指標上,排名顯著上升,分別上升了8位和7位。

這讓人想到持續火爆的「China Travel」。隨着中國擴大免籤範圍、不斷優化過境免籤政策,越來越多海外遊客將中國作爲旅遊目的地。2024年,大陸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外國人6488.2萬人次,同比上升82.9%。

在旅途中,外國遊客認識真實的中國,也把自己在中國的見聞發佈到社交媒體,成爲走心的中國形象宣傳片。

細細拆解各項指標就會發現,軟實力排名第二的背後,是中國在各個領域的持續發力。

正如「品牌金融」諮詢公司總裁大衛·海格所說:「中國對軟實力的投資正在顯現成效,2025年中國軟實力排名首次超過英國,反映出中國在不斷加強經濟吸引力、展示自身文化特色等方面的成果。」

從軟實力排名的顯著提升中,能直觀感受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穩步攀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知更加全面、客觀,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越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