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皆雨 臺灣獨晴?
千萬不要以爲IMF上修臺灣經濟成長而以爲臺灣可以自外於這場風暴,全球皆雨,臺灣豈能獨晴?圖/美聯社
國際貨幣基金(IMF)公佈最新經濟預測,在川普對等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下,IMF將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由上次預測的3.3%調降至2.8%,這個下修幅度雖不及2020年疫情擴散之際,但較近幾年這算是相當顯著的修正,算是個示警。
IMF下修了多數國家的經濟成長,卻調升了臺灣的經濟預測,由前次的2.7%上修至2.9%,這也許是拜臺灣半導體產業優勢之賜,因此IMF對臺灣有比較樂觀的看法。然而,實際情況未必如此樂觀,因爲在衆多國家裡,臺灣是出口依存度最大的國家,當全球因關稅戰爭而蕭條,以致貿易量衰退時,臺灣自然是首當其衝。
依據各國統計,中國大陸雖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2024年出口佔GDP(出口依存度)不過19%,日本不過17%,韓國略高,也只有36%,但臺灣高達60%,這意味着其他國家仍有足夠的內需規模,可以因應出口的衰退,但臺灣只要失去外貿動能,就會陷入衰退,這是臺灣先天上的弱點。
此外,多數國家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也不如臺灣這麼大,2024年臺灣有23%的出口市場在美國,大陸只有14.6%、韓國與日本約19%,平日裡這個對美高依賴度未必是壞事,但在美國如今經濟風險升高,關稅高漲情況下,對美依賴度過高將讓臺灣處於更不利地位。
這場關稅戰爭已難以避免,從出口依存度及對美依賴度看來,臺灣的處境較日、韓的風險更大,府院當局必須認清這個事實,尤其創造八成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更爲艱難,其對經濟影響無所不在,千萬不要以爲IMF上修臺灣經濟成長而以爲臺灣可以自外於這場風暴,全球皆雨,臺灣豈能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