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河川失衡!50億人將面臨供水不足

全球水系統失衡,對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造成深遠衝擊。(圖取自pexels)

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發布的《2024全球水資源報告》指出,全球水系統失衡,僅三分之一河川維持「正常」、冰川更連續3年消融,預計到2050 年將有50 億人面臨供水不足的問題,對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造成深遠衝擊。

報告揭示,2024年全球僅約三分之一的河川流域維持在「正常狀態」,其餘不是過於乾旱、就是水量過剩,這已是連續6年呈現失衡。其中,南美洲的亞馬遜(Amazon)、巴西聖法蘭西斯科河(São Francisco)及非洲南部主要流域普遍出現嚴重乾旱,而西非的塞內加爾河( Senegal)、尼日河(Niger)流域則爆發大規模洪災,數百萬人受影響。

另外,在亞洲與中歐部分地區,情況則截然不同。恆河(Ganges)、印度河(Indus)與多瑙河(Danube)等主要河川的水量遠高於平均值,中歐及南亞多地甚至面臨氾濫威脅。報告指出,此番「要麼缺水、要麼水太多」的狀態,凸顯全球水循環劇烈不穩定性。

而2024年更是全球冰川連續第3年消融,總體融化量達 4500億噸,相當於 1.8億座奧運游泳池的水量,僅僅一年的時間便推升全球海平面約1.2毫米。其中,位於熱帶地區的哥倫比亞(Colombian)冰川在一年內就消失5%,北歐與斯瓦爾巴羣島(Svalbard)則出現創紀錄的流失量,劇烈的氣候變遷,讓全球數以億計沿海人口面臨更高的淹水風險。

WMO指出,2024年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且受到聖嬰現象影響,造成一連串極端事件。「非洲熱帶區」:降雨量遠高於常態,釀成約 2,500人喪生、400萬人流離失所;「歐洲」:經歷自2013年以來最嚴重洪災,三分之一河川超過警戒水位;「亞洲與太平洋」:破紀錄的暴雨與颱風奪走逾 1,000條人命;「巴西」:同時陷入南部洪水與亞馬遜乾旱的「雙重打擊,南部洪水奪走183條人命,乾旱則波及國土 59% 面積。

2024年乾旱、洪災事件一覽表。(圖取自WMO官網)

根據聯合國水資源組織(UN Water),目前已有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缺乏穩定用水,預估到2050年將增至超過50億人;而這也代表全球正遠遠落後,「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6項——淨水與衛生」的進程。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Celeste Saulo表示,「水維繫着社會,推動經濟發展,並鞏固着生態系統。然而,世界水資源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與此同時,更極端的水相關災害對生命和生計的影響也日益加重。」WMO強調,有效的水資源管理需要依賴可靠的資訊,因此,持續投資並加強數據共享方面的合作,對於補齊全球水資源監測缺口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