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角獸榜單出爐:江蘇33只“巨獸”出沒,引領新動能爆發

獨角獸企業以技術創新爲引領,以高水平人才、高能級資本爲驅動,如蟄伏已久的“巨獸”般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2025年上半年,江蘇33家企業躋身全球獨角獸榜單,數量佔全國近10%,覆蓋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這些“巨獸”集羣崛起,正成爲區域經濟新動能爆發的核心引擎。

榜單頭部陣營的“領頭巨獸” 競爭激烈,京東產發以 550 億元估值位居榜首,蜂巢能源、艾博生物分別以 460 億元、270 億元緊隨其後,先導電科、清陶能源、追覓科技、T3 出行、辰瑞光學、盛合晶微、星星充電等企業也強勢躋身前十,共同構成江蘇獨角獸企業的“第一梯隊”。這些“巨獸”不僅體量可觀,更在各自賽道亮出 “尖牙利爪”:比如盛合晶微憑藉 12 英寸中段硅片製造等核心技術,在AI芯片、車規級芯片等高端市場佔據不可替代地位;艾博生物憑藉其在mRNA技術與納米遞送技術上的深厚積累,成爲推動江蘇生物醫藥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關鍵力量。

在獨角獸的“城市競合”中,特色賽道清晰可見。蘇州以12家企業領跑全省,其中3家集中在人工智能領域,九識智能的無人配送車、思必馳在家居、出行、醫療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讓“AI之城”的標籤愈發鮮明。南京9家上榜企業中,6家涉及“軟件+硬件”協同創新,T3出行的智慧出行生態與芯馳科技的車規芯片形成產業聯動,業內普遍認爲,南京豐富的科教資源爲這種“軟硬結合”的創新模式提供了快速賦能的土壤。常州“新能源”濃度極高,4家企業中3家深耕新能源領域,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星星充電的智能充電樁、天合富家的戶用光伏解決方案,構建起從儲能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科技、軟件服務和 AI 賽道的 “新生巨獸” 增長迅猛。“今年是 AI 深度融入產業肌理的‘賦能元年’。”上榜企業企查查負責人介紹,上半年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持續發力,1月推出的產業鏈查詢功能助力製造業升級,3月接入deepseek 的風控系統讓智能風控能力再升級,還與G20旗下GLEIF建立LEI編碼關聯,提升中國企業國際資信透明度。

“數據技術與產業需求的融合,正在創造更多價值。”上榜企業智慧芽CEO張濟徽也透露,其AI平臺Eureka已服務江蘇2000餘家企業,“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專利、研發、科創三大核心場景保持快速增長,這個聚焦技術創新領域的AI Agent平臺,有望解放70%以上的生產力,讓企業創新效率大幅提升”。

從產業生態看,江蘇獨角獸企業已形成“硬核技術打底、跨界融合加速” 的發展態勢,這些“巨獸”不再單打獨鬥,而是形成“共生羣落”。新能源領域,從遠景能源的風電設備到航天鋰電的動力電池,技術突破不斷涌現;半導體賽道,盛合晶微、鑫華半導體等企業構建起從設計到製造的產業集羣;人工智能領域,多家企業推動AI技術在工業、醫療等場景的規模化落地。這種多領域齊頭並進的格局,讓江蘇新動能的爆發更具可持續性。

下半年,江蘇火力全開,從技術攻堅、政策優化、區域協同等方面精準發力,全力推動獨角獸經濟邁向 “量質齊升” 新高度,爲年度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註入超強動力。

持續加碼“鍛造”硬核競爭力,江蘇將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同時針對AI、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鼓勵企業與高校共建創新平臺,力爭在顛覆性技術上搶佔先機。智慧芽計劃深化AI技術應用,張濟徽表示:“我們會與客戶在研發創新場景中深度合作,讓AI真正成爲企業決策的‘智能助手’。”據悉,企查查也將聚焦製造業、金融業等細分場景,強化數據技術賦能。

聚金融“活水”潤髮展沃土,針對獨角獸企業融資需求,江蘇將進一步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隨着政策工具的持續創新和區域協同的深化,江蘇獨角獸企業的融資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更強動能。

7月初,南京出臺《關於加快培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若干政策措施》,10個方面共45條政策乾貨滿滿。明確對2025年起首次入選的獨角獸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鼓勵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勇挑國家、省、市重大科技研發任務重擔,對承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按研發投入的15%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今年,省科技廳印發《關於支持和推動高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立下“軍令狀”,到2027年,全省高新區要開闢20個引領科技前沿、國內領先的新賽道,培育80家獨角獸企業,鼓勵高新區對高成長性企業在基礎和前沿研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重大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未來,隨着各項舉措落地,這些高成長性企業將持續重塑產業格局,不僅成爲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更將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展現江蘇力量,引領產業浪潮奔涌向前。

來源:交匯點新聞

編輯:唐凱

審覈: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