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保專家齊聚臺灣 臺灣首度近距離面向動物福祉

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2025亞洲動物保護大會(Asia for Animals Conference,AfAC)。圖/農業部提供

亞洲動物保護大會爲亞太區動物保護領域最大規模的國際會議,今年首度在臺灣盛大舉辦,代表我國在保障動物權益的里程碑,總統賴清德26日親臨開幕典禮致詞,展現我政府對動物保護議題的重視,農業部准此向國際社會宣示:臺灣致力於推動動物福祉的堅定決心。

亞洲動物保護大會自2001年起,每2年舉辦1屆,已歷經20餘年共13屆,爲亞洲動物保護領域最大規模國際會議,極具國際影響力。農業部表示,大會首度在臺灣舉行,匯聚全球逾25個國家超過90位講者、每日參與人數逾400人,由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臺灣動物與人學會及農業部共同主辦,象徵臺灣在國際動物保護領域的重要地位,讓臺灣站上國際舞臺,讓世界看見臺灣。

今年大會主題爲「反省與跨越」,亞洲動物保護聯盟理事長Dave Neale、執行長Sarah Grant與Sirjana Nijjar等國際重要動物保護組織領袖,在臺灣實際帶領本地動保人士深入探討遊蕩動物管理、動物經濟利用、動物科學應用、野生動物、水生動物福利及動物展演等重要議題,並從個案研究檢視策略失敗的關鍵點,從中學習反思。

例如,講者Dave Neal代表亞洲動物基金會(Animals Asia)提出如何與越南約頓國家公園(Yok Don National Park)合作簽署協議終止大象騎乘,並協助產業轉型,隨後促使當地社區承諾全面終止省內的大象騎乘觀光活動。

賴清德表示,臺灣近年來致力於動保政策的建構與推動,農業部於前年成立「動物保護司」,落實「One Health」的理念,也就是人類健康和動物健康相互依存,加強促進生態平衡與動物保護。在遊蕩動物管理方面,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持續與動保團體合作,推動人道捕捉絕育政策,以降低遊蕩動物的數量;在野生動物保護上,政府也和保育團體協力推動野生動物棲地覆育,並積極打擊非法貿易。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指出,我國動物保護政策近年長足進步,今年6月臺灣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爲「豬瘟非疫國」,成爲亞洲唯一擁有傳統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農業部同時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並推出全亞洲第一張政府執勤犬專屬保單,全面提升動物福利,而這些都要歸功於NGO團體、各大動保學協會及民間企業等各界的支持。

農業部表示,鑑於動物保護議題具有跨國界、跨學科及跨部會特性,需要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共同協作,期望透過此次大會深化國際合作、分享臺灣經驗,建構友善動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