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系停貨?瀘州老窖:暫未接到通知 常規調控手段
(原標題:全品系停貨?瀘州老窖:暫未接到通知,常規調控手段)
瀘州老窖迴應全品系停貨傳聞。
4月24日,有市場傳聞稱,24日起瀘州老窖全國全品系停止訂單接收,停止發貨,至端午節前全國各公司(國窖、特曲、窖齡、大成濃香)全面清理價格、渠道和政策。當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瀘州老窖(000568.SZ)證券事務部門,接線人員表示,公司暫時沒接到相關通知,一切以公司的通知爲準。
前述接線人員還指出,(即便停貨)也是常規性調控銷售的一種手段,(市場)不需要過分解讀或緊張,“這屬於白酒企業階段性的工作安排,不單是我們,其他的酒企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爲了清理價格、維護渠道等”。
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從瀘州老窖瞭解到,瀘州老窖公司近年市場規模得到鞏固拓展,銷售業績實現穩健增長,發展韌性和實力進一步凸顯。目前瀘州老窖公司銷售業務正常,合理調節供給節奏是白酒行業淡旺季銷售正常業務行爲,有利於保證消費者體驗感,保護渠道服務者利益,爲端午節慶消費旺季來臨做好充分準備。
“停貨可能會影響短期的業績,但是會迎來長期的健康生態,促進可持續發展。”肖竹青認爲,整個快消品行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渠道願意賣,一定是因爲有利可圖。消費者願意買,一定因爲有良好的消費體驗和性價比。目前整個酒業面臨供過於求,價格倒掛,這也是整個渠道喪失主動推薦動力的主要原因。當前,瀘州老窖等若干酒企紛紛宣佈停貨來保價,希望通過整頓市場秩序,能夠讓渠道的每個夥伴和終端店都能夠通過賣酒賺到差價,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實現酒廠的可持續發展。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於瀘州老窖這樣的頭部名酒品牌,全品系停止訂單接收確實比較少見。若消息屬實,積極來看停貨減少了市場供給,給企業在淡季進行市場管理效能提升預留了操作空間,這不僅體現瀘州老窖堅決維護經銷商利潤,捋順合理渠道價格的決心,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此輪停貨提高動銷率,從而達到優化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產品的價格剛性,從而增強品牌價值與信譽等。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目前來看,包括瀘州老窖在內多數酒企均面臨核心單品市場實際成交價倒掛的問題。價格是價值的體現,渠道長期庫存高企將使得核心單品的價格被嚴重低估,從而影響品牌美譽度、渠道忠誠度進而影響消費者的信心。瀘州老窖通過停貨的方式,犧牲短期利益來保障品牌的成長、市場的健康,有望恢復渠道信心,保障渠道利潤,促進市場動銷。
一位白酒終端網點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暫未收到相關通知,通常酒企發佈停貨通知是爲了穩定全國市場各大經銷商的價格競爭和庫存。但至於停貨後價格是否會上漲,很難說,尤其是瀘州老窖品類太多,市場上庫存量又大。
3月2日,瀘州老窖在2024-2025年度經銷商表彰暨營銷會上指出,2025年將創利增收凝聚廠商合力。持續提升客戶利潤水平,實施控盤分利模式,保障經銷商和終端客戶利潤;深化分級授權,完善客戶分級評估機制,制定差異化支持策略;強化服務保障,關注經銷商發展,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廠商協同共建能力。
截至4月24日收盤,瀘州老窖報126.55元/股,跌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