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歐洲關注德國選舉 盼柏林重返領導位置、應對全球危機

許多人希望柏林能迅速重返歐盟事務,在歐盟面臨美國川普政府、俄烏衝突等一系列危機之際,發揮領導作用。(路透社)

德國23日舉辦大選,作爲歐盟重要的會員國,布魯塞爾自然相當關注。許多人希望柏林能迅速重返歐盟事務,在歐盟面臨美國川普政府、俄烏衝突等一系列危機之際,發揮領導作用。

法新社報導,歐盟本就飽受經濟成長和競爭力低迷之苦,美國總統川普威脅發動貿易戰、越過歐洲各國領袖向俄羅斯尋求解決烏克蘭戰爭的幫助,這都令歐盟進一步受到衝擊。

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我們有時害怕德國的領導。但沒有它,生活就很困難。」

德國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法國數月來的政治動盪。法國總統馬克宏目前的勢頭正減弱,他12月才任命了一年裡的第4任總理。

法國智庫「賈克迪羅研究所」分析師維納特(Yann Wernert)表示,通常被認爲是推動歐盟發展的法德引擎「未能發揮作用」,也無法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的時刻,作出重大決定。

另一位外交官哀嘆道,「我們在現行歐盟立法中,沒有看到德國做出太多的承諾。」

歐洲的權力真空,目前已被其他國家部分填補。波蘭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該國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 一直在敦促布魯塞爾採取更多措施對抗俄羅斯,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移民問題上發揮了領頭羊作用。

但這種缺失已經顯而易見。第三位外交官表示,「沒有德國和法國,歐盟能採取行動嗎?在緊急情況下這是可能的,但最好與法國和德國一起行動。」

德國23日的投票不會立即解決歐盟既有的問題,因爲德國可能要到春季纔會組建新政府。

信心十足的保守派領袖、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是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他的目標是在復活節前組建新政府。但法新社稱,德國艱難的聯盟談判,往往會拖延數週甚至數月,導致該國長期的政治癱瘓。

維納特表示,關於未來聯合政府形式的疑問,很可能也會減緩歐洲層面上從移民到國防資金、氣候變遷等關鍵立法項目的進程。

綠黨歐洲議會議員福倫德(Daniel Freund)說,「整個歐洲都在關注這次選舉」,但他對目前的「缺乏進展」感到遺憾。他的一些同事也擔心這次投票,可能會對歐洲議會的政治平衡產生連鎖反應。

梅爾茨所在的保守黨聯盟「基民盟」,在歐洲議會中隸屬於中間偏右的最大黨「歐洲人民黨」(EPP)。然而,在歐洲人民黨黨魁韋伯(Manfred Weber)領導下,該黨在過去一年中,偶爾與極右翼勢力站在一起。

基民盟/基社盟也採用同樣的策略,上個月,該聯盟在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下,打破禁忌,通過了一項呼籲嚴厲打擊移民的議案。

歐洲議會中間派的「復興歐洲」黨團主席海耶(Valerie Hayer)指出,「對我來說,真正的問題是德國發生的事情,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選舉結果,以及歐洲人民黨代表將從中吸取什麼教訓。他們會說...這是一個失敗的策略,還是相反,一個成功的策略?」

歐洲議會極右翼的「愛國者」黨團議員維斯蒂森(Dane Anders Vistisen)則補充道,如果禁止與極右翼合作的所謂「防火牆」在德國「崩潰」,那麼在歐洲議會「實施它將是非常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