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民搶百萬 掀全民運動浪潮
「第16屆權民搶百萬」昨天舉行啓動儀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前排左三)出席致詞,並與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前排左起)、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凱基證券副總經理王耀霆(後排左起)、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羣益金鼎證券總經理李文柱、元大證券副董事長王義明、兆豐證券總經理吳明宗、臺新證券總經理陳立國、國泰證券資深副總邱如萍合影。記者林俊良/攝影
臺灣權證市場發展迄今已經逾20年,期間隨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主管機關優化法規、發行商造市愈趨完善,及投資大衆積極參與。
加上權證商品可高槓杆參與市場、買賣靈活可多空操作等特色,使市場愈發蓬勃發展,現已形成投資市場重要的「權(全)民運動」。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 造市優化 共創雙贏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兆豐證券/提供
今年以來,臺灣股票市場展現強勁韌性,歷經4月美國對等關稅及半導體關稅所造成全球股市衝擊後,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消退,AI浪潮推動全球科技大廠增加資本支出,臺灣在AI產業供應鏈具關鍵地位而持續受惠,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在即,使加權指數在9月創下歷史新高,來到25,000點裡程碑。
目前AI發展已不再侷限於高階晶片與伺服器製造,隨AI技術成熟和應用場景擴張,AI成爲重要基礎建設,各國主權基金積極參與,也提升AI成爲國家資本驅動的全球戰略性產業,市場資金持續簇擁AI相關個股更重塑資本市場版圖。
兆豐證券爲擴大投資人蔘與權證市場,於發行面掌握產業動態即時提供AI相關標的權證,造市時採取縮小買賣價差、掛單數量充足爲報價策略,以提供足夠流動性,並在股價快速變動時維持穩定的報價品質,讓投資人能以合理的價格進出。
而權證網頁「兆豐權壘打」透明專區提供即時造市價格,更是讓投資人能預先掌握股價變動所對應權證價格,避免錯失稍縱即逝的投資機會。
除標的多元化、流動性提升與網頁介面優化三方面努力外,兆豐證券也會持續投入權證投資教育工作,讓投資人充分掌握操作要領,使權證成爲普羅大衆投資利器,共創雙贏局面。(魏興中)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 即時服務 公平待客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凱基證券/提供)
今年臺股至目前爲止表現亮眼,在第1季回檔蓄積能量後,重拾去年高昂氣勢,持續由AI類股帶動指數穩步向上,近期突破前波高點,並越過25,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交投熱絡的市況爲權證市場帶來新契機,預期未來將有更高比率的投資人採用權證作爲重要的操作工具之一。
自開放證券商發行認購(售)權證業務至今,制度與法規日漸進步,政府亦持續推動避險降稅等多項優化措施,2024年權證發行檔數及交易金額皆創下新高。如今權證是更加受歡迎的投資商品,連結標的具多樣化的主題,愈來愈多投資人願意嘗試接觸權證,懂得以權證搭配股票的投資組合進行佈局。對大部分年輕的投資人而言,權證可能是初進入臺股市場的媒介,也可能是熟悉槓桿操作的第一種商品。
凱基證券以專業服務長期深耕權證市場,提供給投資人透明的資訊以及簡單的操作步驟,在凱基權證網首頁,提供最簡便的權證搜尋功能「權證一指通」,單一步驟輸入標的代碼就能找到體質優良的權證;「權證資訊透明專區」提供造市價格即時查詢,讓投資人可安心的以公平價格買賣,並設計「重要提醒」顯示權證條件遇到的特殊情況,讓投資人得以避開不適合操作的權證,以透明的資訊協助投資人免除造市情況的疑慮,專注在標的個股走勢變化,纔是權證投資的長久之道。(廖賢龍)
臺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 創新思維 提升品質
臺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來,臺灣權證市場在交易制度優化、商品多元化推展,以及資訊透明度提升下,展現穩健成長。
雖然今年4月因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市場一度轉趨保守,成交金額自去年的高點約每日60億元驟降至10億元,但在政策穩定市場情緒以及AI題材吸引資金迴流的帶動下,近期已經回升至30億元以上,顯示出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展望未來,主管機關預計今年第4季推行「深度價內與價外權證可提前下市」制度,汰除流動性不足、價差過大且缺乏交易意義的商品。
此舉有助於資源集中於具流動性與價值的權證,提升市場效率,奠定更健康的基礎。
權證商品憑藉低進入門檻與高槓杆特性,不僅適合短線操作,亦可作爲避險工具。
唯有持續優化商品設計、強化資訊揭露,以及加強投資人教育與保護,方能推動市場朝向成熟穩健。
臺新綜合證券深知,市場信賴是永續經營的根基。我們將秉持專業精神,配合主管機關政策,落實自律管理,持續以創新思維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我深信,透過產官合作,臺灣權證市場必將邁向更健康、高效且具吸引力的方向,吸引更多理性投資人蔘與,爲資本市場注入持續成長的動能。(廖賢龍)
羣益金鼎證券總經理李文柱 關鍵資訊 助攻操作
羣益金鼎證券總經理李文柱。 羣益金鼎證券/提供
隨着金融市場節奏日益加快,投資人對操作工具的靈活性與即時反應能力愈發重視。在題材快速輪動、波動幅度放大的行情中,如何有效配置資金、抓準進出時機,已成爲關鍵課題。臺灣權證市場具備成熟制度、透明資訊與商品多樣性,成爲投資人蔘與市場的重要工具。
臺灣權證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趨成熟,結合造市商報價制度與設立權證資訊揭露平臺,有效提升市場透明度與操作信心,權證發行券商也建立權證專網,方便投資人查詢履約價格、剩餘天期等關鍵資訊。投資人也可透過羣益提供的「權民最大網」快速搜尋權證,操作介面支援多項條件篩選,協助強化判斷力,靈活因應市場變化。
臺灣權證商品具備明確結構與操作彈性,策略應用展現三項優勢,包括一、進場門檻低、資金運用彈性高:權證僅須小額資金即可參與標的行情,適合中短期操作與資金靈活配置。二、風險結構明確,無額外壓力:投資人僅承擔權利金成本,無須擔心追繳資金,能事前精算潛在損益。三、多空雙向操作,擴大應變空間:可依市場看法自由選擇認購或認售權證,放大多頭報酬或進行下跌避險。
在投資工具不斷創新、操作思維日益多元的趨勢下,權證商品以其靈活、透明、結構清晰的特性,持續吸引重視策略效率與風險控制的投資人。(何佩儒)
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 小額投資 創造獲利
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中國信託證券/提供
市場有波動就有交易權證的價值與獲利機會,2025年的臺股市場不乏此類事件,像是今年4月美國關稅政策及8月國內中小型股的劇烈震盪,都吸引不少投資人再度關注權證商品。
原因在於權證具備槓桿特性,即使投入小資金參與,也有機會創造出無限的獲利空間,無論是想以少數資金提升部位效益、避險或是先行試市場水溫待方向明確再投入大額資本等交易目的,權證都可滿足對應的要求。
權證商品現階段是由14家國內證券商作爲主要發行人,符合發行資格的證券商,其權證發行總額又各自受限於合格自有資本等條件限制,這使得小型券商可發行的權證檔數過低,商品容易埋沒在海量權證商品中。現行存續於國內集中市場的上市及上櫃權證,總檔數超過42,000檔。
優質的商品因市場能見度低而無法受到投資者青睞,成交量往往仍與各券商所提供的發行檔數掛勾,大者恆大,發行量少的券商難以競爭。
建議如能對於此類發行制度進行適度調整,提供相較公平競爭機會,像是以實際賣出之權證部位作爲發行額度控管,或給予發行人其他衡量指標,讓目前相較小規模之發行券商有更多機會創造優質產品給市場。
投資人多了商品選擇,發行人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報價,權證市場有更多獲利空間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與參與。(崔馨方)
國泰證券總經理周冠成 教育知識 導正觀念
國泰證券總經理周冠成。國泰證券/提供
臺灣資本市場持續蓬勃發展,權證商品因交易價金較低、進入門檻相對低於個股,且因其具有「以小搏大」特性,吸引許多投資新手及年輕族羣關注。國泰證券長期深耕權證市場,以追求「造市品質」爲重中之重,透過持續擴展商品線與優化造市品質,扮演市場穩定推手,確保投資人在多變的交易環境中,享有公平、穩定且高效的投資體驗。
在商品方面,國泰證券將持續積極迴應市場需求,提供與臺積電、鴻海等概念股權證標的,協助投資人掌握產業脈動,並導入ESG標的篩選機制,打造商品差異化,落實永續經營理念。
國泰證券盼主管機關未來能持續給予支持,並與時俱進推出相關政策。在教育方面,國泰證券將「金融知識教育」視爲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長期投入大量資源舉辦模擬交易競賽、實體講座等多元活動,協助投資人從基礎認識權證特性,到培養正確投資觀念與風險控管能力,讓市場發展與投資人素養穩步並進。
隨着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及投資人教育的推進,國泰證券樂觀看待權證市場的成長潛力,也建議投資人在投資權證商品時,應先充分了解自身投資屬性,做好風險控管並深入認識商品特性,方能在波動市場中掌握機會。未來,國泰證券將秉持專業與穩健的發行策略,持續優化造市系統,與市場參與者攜手共創權證市場下一波成長契機。(高瑜君)
元大證券總經理郭明正 擴大推廣 活絡市場
元大證券總經理郭明正。圖/元大證券提供
臺灣權證市場自1997年開放以來,至今已邁入第28年。期間金管會、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持續推動多項優化措施,加上權證發行商的積極參與,共同建立完善的市場制度。自2023年實施「權證避險降稅」制度後,更進一步帶動市場蓬勃成長,2024年全市場權證發行檔數達74,809檔、交易金額高達9,023億元,皆創下歷史新高。
感謝經濟日報持續舉辦「第16屆權民搶百萬」權證交易競賽活動,不僅鼓勵投資人善用權證投資,並透過各項好康獎勵提升投資人蔘與度;同時推出實用教學資源,例如權證教室影音專區與知識專欄,並邀請權證達人分享投資經驗,對於活絡市場發展有顯著助益。
元大證券身爲臺灣權證市場的龍頭,不論在發行檔數或成交金額皆位居市場龍頭地位。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擴大權證推廣力度,秉持提供投資人優質且公開造市的承諾,並推出更多元化商品,引導更多投資人加入權證市場。
元大權證爲協助投資人快速找到合適的權證,於「元大權證網」及「投資先生APP」上,皆提供「智慧搜尋」工具,幫助投資人化繁爲簡,迅速挑選適合的商品,只須輸入股票代號並選擇多空方向,智慧搜尋功能將依據六大篩選條件,幫助投資人化繁爲簡,快速挑選出最合適投資人的權證。(徐牧民)
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 兩大變化 塑造新局
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
臺灣權證市場近年持續活絡,有兩項關鍵的制度變化,深刻地影響市場的樣貌與運作方式。
第一項關鍵變化是2023年底正式上路的「權證避險交易稅率調降」。在此之前,券商的避險交易稅率爲千分之3,新制將稅率調降至千分之1後,直接降低券商的營運風險與成本,進而提升其發行權證的意願,這也成爲市場掛牌檔數能維持高水位的因素之一,併爲投資人帶來更多樣化的權證選擇。在此基礎上,券商也有更充足的空間來提供更穩定的報價水準,包括更窄的買賣價差與更充足的掛單量,這些變化共同促進市場整體成交量能。
第二項值得注意的變化,是針對權證下市流程的調整。金管會於今年8月發佈說明,未來券商將可以爲旗下權證申請提前下市。適用的條件爲權證自上市櫃二個月起至到期日前二個月止,須同時滿足「無流通在外發行單位」且「最新履約價格達價內或價外20以上」,發行人即可提出申請。這項調整讓券商能更靈活地管理其發行的權證組合,也有助於將市場資源與投資人的關注度,更集中在主流、流動性佳的權證上。
權證避險交易稅的調降,與無流通在外權證可申請提前下市的制度,是近年影響市場的兩大重要變化。前者從成本端影響供給與交易的活躍度,後者從管理端改變市場的運作效率,塑造今日臺灣權證市場成爲選擇多元、流動性充沛的平臺。(周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