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災意識提升 住宅地震險 覆蓋率邁向四成
近十年住宅地震險出險統計
臺灣住宅地震保險推廣持續加速,根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截至2025年8月,全臺投保戶數達947.7萬戶,投保率39.28%,再創制度推動以來新高。產險業者指出,住宅地震險自設立逾23年來,即將邁向4成覆蓋率,顯示全民防災意識逐步提升。
住宅地震險源起於1999年921大地震,並於2002年正式上路,制度設計採取「強制附加火險」模式,讓住宅火險保單同時涵蓋地震險,逐年推升保障覆蓋率。自2015年的32.19%一路提升至2024年38.9%,今年更進一步突破39%,顯示推廣成果逐漸顯現。雖然距離全面覆蓋仍有差距,但隨着宣導與政策推動,投保人口基礎已日益穩固。
住宅地震險在近十年間五度出險,顯示該制度的重要性。包括2016年美濃地震事件出險104件,理賠1.7億元;2018年花蓮地震出險73件、理賠1億元;2022年臺東池上地震事件出險兩件、理賠342萬元;2024年花蓮強震,當年出險件數高達281件,理賠4.58億元,創理賠件數和金額最高;2025年截至8月已出險六件,理賠927萬元。
產險業者表示,雖然住宅地震險的保障金額上限相對有限,但對一般家庭而言,仍能提供災後修繕與重建的重要經濟緩衝。
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認爲,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繁,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承保範圍涵蓋地震震動及其引發的火災、爆炸、山崩、地層下陷、滑動、裂縫、決口、海嘯、海潮高漲與洪水等,若導致住宅倒塌或全損,保戶可申請最高新臺幣150萬元理賠以及20萬元臨時住宿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