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激發醫藥創新活力,恆生醫療ETF(513060)盤中大漲2.5%!

2025年3月6日,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南向資金淨買入超60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買入超26.51億港元,港股通(深)買入超33.53億港元。

消息面上,3月5日,高層領導代表國務院作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

醫藥衛生方向,首次提及“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制定創新藥目錄,支持創新藥發展”。近期市場熱議的醫保丙類目錄、商業健康保險支付目錄等事宜,包括此前傳出的《關於醫保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輪徵求意見稿)》和《關於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均是創新藥定價機制等問題。

首先,創新藥投資是一種商業行爲,同時兼具社會責任。定價過低,只強調了公益性,忽視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使得創新藥行業投資持續陷入低谷,不利於中國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產品發展。通過引入商業健康險等,這將從根源上使得創新藥發展形成良性閉環。基本醫療保險依然作爲全民醫保起到兜底的責任,而商業保險公司作爲創新藥企業重要的投資方,有動力推動優質的創新藥拉開價格梯隊。好產品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從而也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如此,將大大的穩定投資者對於藥品價格的中長期預期,打破單品種收入天花板,穩定企業中長期估值,培育大醫藥公司。

重點提及“優化藥品集採政策,強化質量評估和監管,讓人民羣衆用藥更放心”。近期媒體廣泛熱議的仿製藥質量是否與原研藥一致的問題,被政府重點關心。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不應變爲“一次性評價”,要通過市場監督等手段,持續評估已經在售的仿製藥質量,不能讓“一次性評價”的藥品通過惡性降價搶得市場份額,變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

午盤,恆生醫療ETF(513060)盤中持續震盪,大漲2.21%,成交額逾23億元,換手率超15%,溢價頻現。成分股中多數上漲,醫脈通、來凱醫藥漲超11%;沛嘉醫療漲超10%;固生堂、醫渡科技漲超7%;晶態控股、榮昌生物跟漲,漲幅超6%;科濟藥業、聯邦制藥、歐康維視生物、先健科技漲超5%。

恆生醫療ETF(513060)作爲全市場唯一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的ETF;醫療保健行業景氣向上,剛需支撐長期增長;從恆生綜合指數中選取主營業務爲醫療保健的上市公司納入成份股,捕獲優秀的龍頭醫療保健公司;指數彈性大,很多特色子賽道能和A股醫藥形成較好的互補。

其他ETF方面,港股醫藥ETF上漲1.48%;恆生醫藥ETF上漲1.76%;港股創新藥ETF上漲1.71%;創新藥ETF上漲1.4%。

財通證券表示,看多醫藥科技股(創新藥產業鏈+AI)。看多創新藥政策新週期帶來的產業鏈共振上升,看多AI對醫藥產業帶來的中長期影響,具有高科技屬性的醫藥醫療公司將更受市場青睞。關注一:具有真創新能力的新藥公司,將具備更大的估值彈性。關注二:週期性回暖帶來CXO、科學服務等上游機會;關注三:AI醫療的中期機會。關注四:低估值的防禦性資產。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