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不是第一名不考慮」坐穩超市龍頭 驚人下一步曝光
(圖/今週刊提供)
全聯旗下的電商事業,今年可望達成百億元的業績目標。只有20萬品項的全電商,要如何結合集團優勢,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手機App頁面上,顯示着琳琅滿目的商品,包括iPhone手機、最新款的任天堂Switch 2遊戲機、家庭主婦喜愛的LE CREUSET琺瑯鑄鐵鍋,還有各式專櫃保養品,價格甚至比其他實體、電商通路還要優惠。
這,是超市龍頭全聯集團旗下全新的電商平臺「全電商」。
富爸爸當靠山 挑戰零售龍頭
前身名爲「隔日達」的它,過去主打快速消費品箱購和量販,去年第四季該平臺正式更名爲「全電商」。靠着集團旗下量販店大潤發的採購優勢,全電商也賣起過去全聯沒有銷售的3C、小家電、保健和美妝保養商品,如今整體業績每月都呈現三位數成長,若加上同爲全聯旗下的生鮮電商「小時達」,今年線上業績可望突破一百億元大關。
儘管作爲電商後進者,全電商和小時達的營收加總,還不及本土線上零售龍頭momo的十分之一,但靠着全聯這位強而有力的富爸爸相挺,來勢洶洶的全電商,已成爲同業眼中不敢小覷的新玩家。
「做零售一定要做電商,這是趨勢,不能不做!」一向低調的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年3月底出席公開場合時,也用堅定的語氣,宣示全聯投入電商戰場的決心。
表面上,全聯將觸角由線下往電商延伸,是爲了進一步拓展事業版圖;其實背後至關重要的目標,是在穩坐超市龍頭之餘,進一步挑戰全通路零售霸主地位。正如林敏雄那句衆人耳熟能詳的名言:「永遠要進步,不是第一名,不考慮。」
零售業的天平,確實正逐漸朝電商這端傾斜。
根據最新公佈的財報,2024年第四季,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單季營收達1878億美元(約6.1兆新臺幣),首度超越實體零售通路霸主沃爾瑪的1805億美元(約5.8兆新臺幣)。
美國兩大零售巨頭白熱化的競爭過程,一向對市場脈動極爲敏銳的林敏雄當然看在眼裡,3月間他充滿自信地宣示:「全聯在臺灣開到一千兩百多家,比沃爾瑪在美國的密度還高,所以我們一定要發揮地利的優勢,從線下到線上做更多的生意。」就足以證明,他認爲電商是鞏固零售領頭羊地位,必須攻下的戰略要地。
只是,在臺灣電商市場,早有深耕已久的momo與跨境電商酷澎各據一方,而從零開始的全電商,要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首先,是在最重要的競爭武器「品項多元性」上,拉近與對手的差距。
全聯在2022年併購的大潤發,恰好扮演關鍵角色。
文章來源:閱讀全文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