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 羅陽認真看待每個病人
國泰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羅陽。(國泰醫院提供/李念庭臺北傳真)
「面對每個病人,都像第一次上場」。國泰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羅陽,專長照顧乾癬、異位性皮膚炎以及圓禿3大免疫皮膚疾病患者,每週幾乎6天都在醫院,平時除了看診、手術、醫學美容治療,也兼顧院內研究與學校教學,在臨牀、研究及教學領域都拿出最佳表現,帶給病人最好的幫助。
羅陽回憶,自己小時候很不喜歡看醫生,直到有次被球打到眼睛、痛到睜不開,就醫診斷爲角膜破裂,點眼藥水後,竟立刻好轉,讓他感受到「遵從醫囑真的能快速改善病症」,萌生對醫師職業的憧憬。
一般人提到皮膚科,會先想到痘痘、溼疹或醫美,羅陽說,他直到實習時接觸到尋常性天皰瘡、圓禿,才發現在大醫院皮膚科,每天處理更多的是免疫皮膚疾病,加上自己喜歡外科立竿見影的效果,較有成就感,便決定投入皮膚科。
在國泰醫院服務期間,羅陽曾到臺大醫院皮膚部代訓,那段時間帶給他很多研究啓蒙,在蔡呈芳教授指導下接觸到「乾癬」,併到歐洲皮膚醫學會發表相關研究與病例,體認到乾癬患者需要更多照顧。
羅陽說明,乾癬是免疫失調引起的慢性皮膚病,常出現在手肘、頭皮、背部等摩擦多部位。許多人早期只是局部脫屑,但一旦受到中藥、補品、酒精觸發,就可能大面積發作,甚至惡化成全身大面積紅皮症,擦藥膏也沒用,必須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系統性治療。
此外,乾癬患者體內發炎細胞激素多,容易堵塞血管,增加三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干癬反覆發作、身體長期發炎,還可能出現關節炎,導致關節腫脹變形,活動度受限。羅陽建議,患者應定期追蹤、規律治療控制,降低復發與共病風險。
羅陽分享,曾收治一名男病人,長年以爲自己溼疹,一般溼疹會癢、脫皮,這名患者卻不會。羅陽建議切片檢查,竟發現是皮膚淋巴瘤「蕈樣肉芽腫」,幸好及早發現,淋巴瘤沒有惡化或擴散轉移,「10個人可能8、9個都沒問題,但當你發現那1、2個病例,就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
羅陽分享,自己忙碌之餘的休閒是看棒球和足球賽。曾有一名美國職棒球星,被問爲何每場都撲接、每場都這麼拚時迴應,「因爲每場比賽,都可能有第一次來看我的球迷,所以要拿出最好的一面」,這句話也成爲羅陽的座右銘,即使門診繁忙,仍時刻提醒自己,面對每個病人都要全力以赴,認真看待每個病人、幫他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