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圍堵非洲豬瘟 賴清德:15天內無其他地方爆發可稍微放心

▲總統賴清德參觀「2025臺灣設計展」。(圖/翻攝自直播)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4日)上午赴彰化參觀臺灣設計展。針對近期非洲豬瘟突破檢疫防線再度現蹤,賴清德特別談到,行政院立刻召開應變會議做了正確處置,「只要在潛伏期15天之內做好疫調工作,如果15天之內沒有再有其他地方爆發的話,就可以稍微放心」。但他說,後續檢討工作以及各縣市的防疫工作,務必持續加強,不可放鬆;境外管制方面,也要持續加強,避免境外有病毒的豬肉製品再度進到國內來。

賴清德致詞時說,感謝王惠美縣長的邀請,希望利用連假期間來彰化走一走,跟彰化這次辦的設計展所有團隊加油打氣。彰化市第一次舉辦臺灣設計展,這次展覽橫跨四個鄉鎮、15個展區,以整個彰化縣作爲展覽主體,也是歷年來規模最大。

賴清德提到,包括彰化火車站、扇形車庫都經過設計,小西商圈也帶來新風貌,看得出來這次臺灣設計展在彰化展現出改變的力量,要特別感謝王縣長跟團隊的努力承擔,用心擘劃,也感謝經濟部等相關部會的大力支持。

賴清德說,過去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在擔任行政院長時,特別推動臺灣設計研究院,目的就是要讓設計力進入產業,同時能進入公共服務、進入社會創新,希望臺灣設計研究院能以國家高度,集各部會支援栽培人才,發揮更好的功能。

「有許多隱形冠軍都在彰化,基礎工業非常好,如果能經由這次臺灣設計展讓彰化的產業汲取設計力的精神,未來會讓彰化製造變成彰化設計,朝這目標來邁進。」賴清德強調,臺灣的設計力在國際評比也不差,在世界144個國家裡排名第6,這幾年各行各業引進許多設計人才已經發揮效果,他要鼓勵年輕人勇敢踏進設計領域,發揮創意,政府也會做大家的後盾。

另外,針對近期的非洲豬瘟的防疫工作,賴清德說,第一,他要跟國人說明的是,非洲豬瘟並不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目前行政院要求全國禁屠宰、禁運,這個措施是要確保疫情調查之後,能夠了解這一次非洲豬瘟爆發的原因,做爲後續防治工作的依據。同時也要確保未來到市面上的豬肉都能夠健康安全,讓民衆能夠吃得安心,所以敬請民衆能夠了解。

第二,關於非洲豬瘟,大概在2018年左右,中國爆發非洲豬瘟之後,東南亞其他的國家陸續淪陷,臺灣嚴陣以待。賴清德說,當時他特別在中央成立一個非洲豬瘟防治應變中心,同時也在屏東縣邀請各縣市來到屏東縣演練非洲豬瘟的防治工作。

「在還沒有爆發本土非洲豬瘟之前,各縣市應該如何防治?如果爆發之後要怎麼樣緊急應變?這個是在屏東縣演練。」賴清德說,他也在全國增加建置非洲豬瘟的檢疫量能,也是希望能夠早期發現、早期進行防治工作,避免疫情擴散。另外,因爲非洲豬瘟一定是從外國、外地到臺灣來的,所以當時在行政院也做了一連串關於境外防治的措施。

賴清德說,包括在機場多建置X光機,要求每一個入境的旅客行李箱通通都要經過X光機的檢驗,避免裡面有夾帶豬肉。還有在機場跟飛機上,對於出入國的旅客都有進行非洲豬瘟的防治宣導,避免他們誤觸法律,或是避免他們不知道、在疏忽之下,把豬肉製品帶到國內來。第三,甚至也修法嚴懲夾帶豬肉製品到境內的行爲,所以有一連串的防治工作。後來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上任之後,持續檢討改進,也持續強化。

賴清德說,很可惜的,非洲豬瘟在幾天前在臺中已經出現新的疫情。那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一時間就召開了應變會議,提出了幾項應變措施,也都是正確、具體、有效的作爲,希望各縣市能夠配合。

賴清德強調,只要在潛伏期15天之內做好疫調工作,如果15天之內,也就是潛伏期間沒有再有其他地方爆發的話,就可以稍微放心。但是後續的檢討工作以及各縣市的防疫工作,務必持續加強,不可放鬆。境外管制方面,也要持續加強,避免境外有病毒的豬肉製品再度進到國內來。

至於有關廚餘禁用的問題,賴清德說,當時他在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有在行政院召集各縣市開會。當時22個縣市,有些是縣市長親自參加,有些縣市是派代表參加。

賴清德指出,當時開會討論的結果,多數縣市是不贊成禁用廚餘。原因倒不是爲了8%的黑毛豬產業,而是因爲每一個縣市都有龐大的廚餘沒有辦法處理。如果貿然禁用的話,廚餘到處流竄、暴露在自然環境下,病毒的流竄傳播會更容易。

賴清德說,有一些縣市它是有能力做去化處理的工作,這部分也尊重。所以後來會議的結論是,如果要禁用廚餘的縣市,必須要做好廚餘的去化工作,「你一天有多少廚餘的量?這個量要到哪裡去?要務必要確實掌握,避免廚餘到處流竄」。

若要用廚餘餵養豬隻,賴清德說,必須做到科學的標準,也就是蒸煮的設備一定要合乎規格,能夠達到90度以上,而且要蒸煮超過一個小時。達到這個科學的標準,纔有辦法確保病毒死亡。經過這個正確的程序之後,纔可以餵養豬隻。

「那當然今天很可惜的,在臺中已經出現了非洲豬瘟的疫情。」賴清德說,這個時候希望全國民衆能夠支持政府,各地方政府也應該共同合作、共同面對這一波疫情,避免它擴散。

賴清德說,相信只要大家團結合作,根據正確的防疫動作的話,臺灣有能力可以把這個疫情控制下來,不至於擴散;對臺灣產業的衝擊,纔會縮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