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移民真相大白2年,享正師級待遇的潘長江,已走上另一條大道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這句話在潘長江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位登上過18次春晚舞臺的“矮個子”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爲觀衆帶來了無數的歡樂。
可誰也沒想到,被傳全家移民後,潘長江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01
潘長江用這句話來嘲諷自己的身高,也成爲無數人的口頭禪。
可很少有人知道,能有這個身高對他來說已經是極大的幸運。
5歲那年,他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尿崩症。
他每隔幾分鐘就要喝一次水,剛喝下就會排尿,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父母帶着他去各大醫院看病,得到的都是令人絕望的答案:
這病無法治癒,且由於尿崩會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引發各種併發症,他最多活不過 25 歲。
6歲那年,病情發作時他昏倒在樓梯上,滾下樓梯後休克過去,父母及時發現將他送到醫院搶救,他才得以脫離危險。
那段時間,他像個易碎的玻璃一樣小心生活着。
直到1964年,他們一家搬到鐵嶺生活,父母打聽到有一位老中醫,就堅持帶着他去鍼灸。
結果,在他小學4年級的時候,他的病竟奇蹟般地痊癒了。
這場病對他的身體發育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他的身高也定格在了1.59米。
但跟可以活下來相比,身高早已微不足道了。
爲了能讓他謀條生路,父母讓他去劇團表演。
然而,身材矮小的他只能出演小花臉和丑角,爲了能讓觀衆記住自己,他在表演時會故意做出一些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甚至不惜在臺上出糗。
因爲的身高,他一度以爲沒人會看得上自己,直到1980年,他遇到了楊雲。
兩個人情投意合,很快就結了婚,可他們沒有婚房,只能住在劇團分配的由廁所改造的8平米小屋裡,但他們還是很照顧彼此。
後來,他遇到了趙本山,事業開始節節攀升。
1996年,潘長江憑藉小品《過河》成爲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男人有錢就變壞”,說的可真不假。
有了名和利,潘長江的對陪自己過了15年苦日子妻子產生了厭倦,他故意發脾氣,挑她的毛病,想要讓楊雲主動提出離婚,但她都默默忍了下來。
有一次,他提出了離婚,妻子憤怒地質問他:
他這才幡然醒悟,向妻子道了歉。
但除了“忘恩負義”,後來的他身上的爭議還真不少。
02
2019年,他上的節目有個看圖猜人的環節。
當時蔡徐坤是娛樂圈的頂流,節目組想着誰都會認識他,就把他的照片放了進去。
可誰知道,潘長江猜了一圈,哪怕主持人提醒,他也硬是沒說出蔡徐坤的名字。
場面一度陷入尷尬,最後還是蔡明出面打了圓場。
其實,這本是一個小遊戲,他不認識新生代的明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蔡徐坤的粉絲可坐不住了。
他們覺得,自家哥哥都是頂流了,他竟然說不認識,肯定是故意那麼說,倚老賣老。
甚至有人搬出“藝德”說事,連他的女兒潘陽都沒有放過。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網暴”,他一頭霧水地發微博稱:
這位老藝術家話語中盡顯無奈,要論在娛樂圈的資歷,那小子可差他太多了。
可他這個老前輩,還因爲不認識晚輩被“網暴”,真是悲哀!
讓人意外的是,這位老前輩很快就自己“作死”,成爲了“笑話”。
2021年,“嘎子”謝孟偉轉型直播帶貨,但多次因銷售問題產品、與粉絲爭執等引發爭議。
當時,潘長江在一場直播中與嘎子連麥,以前輩的身份語重心長地勸誡他:
他的這番話,得到了不少網友的稱讚,覺得他是真心在提點晚輩。
可誰也沒想到,僅僅一個月後,他自己卻開始了直播帶貨,並且帶的貨和嘎子的如出一轍。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在賣酒的時候,聲稱是把茅臺董事長灌醉纔拿到的低價,結果茅臺官方出來闢謠,表明和他沒有合作。
並且,他所謂的優惠價,竟然比日常銷售價還高!
網友們紛紛稱他“晚節不保”,但他依舊嘴硬地表示自己不可能賣假酒。
“假酒事件”剛過去不久,他就又陷入了“移民風波”。
03
這則謠言讓不明真相的網友瞬間把矛頭對準他,指責他忘本,國內賺錢國外花,甚至攻擊他的人品。
面對這一謠言,他很快就發佈了闢謠視頻,那張所謂的“美國豪宅用餐照”,其實是三年前在北京一個飯店拍的合照而已,他還指出:
“移民風波”過去2年,閒不住的潘叔又開始折騰了。
已經68歲的他開始進軍短劇領域,讓所有人出乎意料。
其實,2025年拍短劇的明星可不少,有李若彤、舒暢、倪虹潔、劉曉慶、萬茜、朱時茂等等。
他在劇裡飾演一個健身房保潔大叔,看不慣健身教練忽悠顧客買私教的套路,總是挺身而出,提醒顧客理性消費。
短劇上線之後,播放量一路飆升,突破3億次,成爲了短劇市場的一匹黑馬。
憑藉在喜劇舞臺上多年的摸爬滾打,他對喜劇節奏的把握爐火純青。
並且,他在劇裡融入了當下流行的網絡熱梗和AI、狼人殺等新鮮元素,再加上聚焦的是“中老年創業”題材,他的短劇可謂是“老少通吃”。
潘長江沒有固步自守,很善於跟上時代。
從上綜藝到直播帶貨,再到拍短劇,只要他自己願意,他是不會被時代拋棄的。
六七十歲正是奮鬥的年紀。
這句話已不僅僅是一句調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活出自我,願意走出去,和年輕人進行思想的碰撞。
從一個被病魔宣判“死刑”的孩子,到成長爲備受矚目的喜劇明星,潘長江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免責聲明】
歡迎關注@2號探秘人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