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後林鬱婷挺身反霸凌!自揭瘡疤:旁人伸出援手很重要

▲金牌拳後林鬱婷(左三)今天到師大附中宣導反霸凌,呼籲旁觀者勇敢伸出援手。(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9日)偕同反霸凌公益代言人林鬱婷等人,宣導並傳遞旁觀者正義概念。林鬱婷說,自己遇過最多是言語霸凌,包括被稱爲「男人婆」,但她強調,霸凌就是不對,當有人被霸凌時,周遭有人願意站出來願意陪伴與協助,對被霸凌者是很大支持與鼓勵,有繼續成長勇氣,呼籲旁觀者要適時挺身而出,可減少校園霸凌與不對等互動。

爲了宣導反霸凌,建構友善校園環境,教育部今天在師大附中舉辦「支持的力量─校園霸凌防制宣導」活動,除了釋出「不旁觀,即正義」的霸凌防制宣傳影片,鄭英耀和林鬱婷、呂丹琪律師以及師大附中高中部輔導主任李慧賢等人,更進入校園與學生對談,並傳遞旁觀者正義概念。

林鬱婷坦言,自己也曾遭遇過霸凌,但隨着自己從國中學習拳擊後,被霸凌狀況減少了,而自己遭遇最多是言語霸凌,包括被稱爲「男人婆」,聽久了也還好。但她強調,霸凌就是不對,當有人被霸凌時,周遭有人願意站出來願意陪伴與協助,對被霸凌者是很大支持與鼓勵,這是很暖心,讓被霸凌者有繼續成長的勇氣,呼籲旁觀者要適時挺身而出,可減少校園霸凌與不對等互動。

▲林鬱婷(左二)坦言,自己曾遭遇過霸凌,呼籲旁觀者勇敢伸出援手。(圖/記者許敏溶攝)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教育部努力讓學生在學校學習更安心,營造校園安全友善學習環境,整合區域的資源,成爲學生成長的力量。他說,偶爾會看到一些同學年少輕狂,會有言語霸凌,男生比較多是肢體霸凌,但還是要讓雙方關係有修復的機會,而霸凌通常是彼此不對等狀況,若旁觀者適時挺身而出,可減少校園霸凌與不對等互動。

鄭英耀補充說明,爲打造安心求學的環境,教育部在113年4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明定各級主管機關及學校應以預防及輔導爲原則,積極推動校園霸凌防制工作,同時建置專業調和及調查人才庫、辦理事件處理相關人員知能研習等,更投入2.2億元預算,協助各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事務輔導工作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