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總決賽掀起少年籃球風暴
中國體育報記者 李曉潔
297支參賽球隊、2229名參賽球員、1092場比賽、64812分的總得分、9613個總助攻、23289個總籃板,爲期7天的2025年中國小籃球系列活動全國總決賽日前在鷺島廈門落幕,這是中國小籃球系列活動第一次舉辦全國總決賽,覆蓋U8、U10(男子組、混合組)、U12(男子組、女子組)3個年齡段共5個組別。
自2017年中國籃球協會正式發佈《小籃球發展計劃》以來,中國青少年籃球的整體水平穩步提升。中國籃球協會官方數據顯示,2020至2024年,中國小籃球累計參賽人次突破120萬,僅在2024年,參與中國小籃球系列活動的青少年人數已近30萬人次。從繁華都市到偏遠縣城,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籃球相聚,因賽事成長。
“第一天走進場館感到非常驚訝和震撼,我們也是第一次參加這麼正規的比賽。從球場佈置、地板、賽事組織、醫療團隊,還有給球員發的裝備,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林志豪說。他的兒子林旭堯是福建當地一傢俱樂部的小球員,在總決賽中參加U10男子組的比賽。“我看NBA比賽,發現他們打球很帥,我也想成爲那樣的人。”林旭堯說,開始打籃球后,他的體能提升了,100米也比以前跑得快了,“我還要長得比我爸爸高。”
林志豪一身籃球運動裝扮,一看就是籃球愛好者,他還時不時指導兒子技術動作。不久前的男籃亞洲盃決賽,林志豪帶着兒子一起熬夜看比賽,“我們倆都非常激動,雖然輸了,但是卻很驕傲,他們的表現讓人流淚。”他一直教育兒子,輸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意志力和拼搏的決心。
本次比賽致力於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升與綜合素質培養,藉助籃球運動強化德育、智育、體育的融合功能,堅持以體育人的理念,將其轉化爲看得見的成長,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爲一生的財富。場館內,簡單卻有力量的標語隨處可見,“教我投籃的人也教我做人”“總決賽沒給怯場留空間”“拉起對手時,能看見更高領獎臺”。
總決賽副裁判長田濤認爲,能舉辦本次比賽對小球員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首先是讓他們有了規則意識,其次是對於球場禮儀的學習。每場比賽開始前,每隊隊長要帶着球員與裁判擊掌示意,比賽結束後雙方球員要互相致意,並向對方教練員和當場比賽執裁裁判表達感謝。
來自四川自貢市富順縣的6名小球員以41比28的大比分贏了對手,以小組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本次比賽。賽後,教練王夢林把球員們叫到身邊,雖然贏了比賽,但是他卻表情嚴肅、嚴厲地說着什麼。“比賽中有一個小插曲,我們一位球員在場上出現了抱怨的情緒,我就嚴厲地批評了他。”王夢林說,他一直告訴球員,比賽可以輸,輸多少分都沒關係,但不能互相抱怨,即使出現大比分落後也要全力以赴,打出血性。
此外,在比賽期間,組委會還安排了中國籃球協會籃球技能等級評定大比武,各組別所有參賽球隊都可參加,每隊可有3名球員報名。2024年7月,中國籃球協會籃球技能等級評定項目正式啓動。該項目以等級評定的方式,將籃球技能分爲3等12級,爲廣大青少年和籃球愛好者提供了明確的基本技能指南,各級別測試內容難度遞進且與實戰緊密結合。
來自山西運城人民路學校隊的李懿彤參加了等級四級的評定,並以91分的高分順利通過。即便如此,他仍覺得自己發揮一般,傳球時有些緊張。教練趙丹冬說,之前知道有技能等級評定,但是自己的學生一直沒機會參加。他認爲,有了技能等級證書,首先可以證明這位球員參加過正規的訓練;其次,如果想要通過考試,動作就要達到一定標準,這對於未來想發展體育特長的學生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經過幾年的發展,小籃球總決賽的舉辦標誌着小籃球體系已打通基層賽—省級賽—全國賽的完整鏈路。未來,中國籃球協會計劃在今年發佈新版《小籃球標準》,在場地、器材、規則上對標國際新趨勢。同時,中國籃球協會計劃自今年起,定期舉辦小籃球與技能等級評定全國年會,爲基層教練、籃球工作者提供製度化、常態化的交流渠道,積極推動新標準落地見效,爲構建塔基更寬、塔身更穩、塔尖更高的青少年人才金字塔打下良好基礎。
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