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鄭聖剛:打通“中間一公里” 促進物流降本增效
“把鐵路運輸的交通優勢轉化爲物流優勢,再把物流優勢轉化爲產業聚集效益的優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沙鐵路辦事處黨委書記、主任鄭聖剛,一直希望推動在貨場周圍形成臨港經濟、臨站經濟,實現生產與運輸的有效銜接,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推動鐵路專用線進廠區、進港區、進園區。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鄭聖剛提交了《關於打通多式聯運“中間一公里”進一步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建議》。針對他的建議,2024年9月4日至6日,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組織相關機構成立聯合調研組,先後赴湖南懷化、岳陽開展專題調研。
一份建議牽動了多個部門,在短短几個月內就出臺了《打通交通物流堵點卡點重點項目清單》。這讓鄭聖剛感受到人大代表的履職意義。
2024年還有多個與降低物流成本相關的文件出臺。例如,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明確了5方面20項重點任務,促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提出6方面18項重點任務,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過去的一年,鄭聖剛關心的“降低交通物流成本”的話題被提速解決。
鄭聖剛長期從事鐵路運輸工作,在他看來,鐵路的短板在於很難做到“門到門”。鐵路有運價優勢,但如果兩端的裝卸和短倒費用過高,運價優勢就會被稀釋。
針對當前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鄭聖剛提出了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信息共享和標準銜接、加強市場監管和市場運作、促進要素升級和產業聚集等建議。
“交通運輸部對建議十分重視,結合實際在工作中採納推進。”鄭聖剛透露,湖南省和廣鐵集團成立了工作專班,研究鐵路貨運如何提質增效,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鄭聖剛舉例,湖南省岳陽市城陵磯探索出一條優化水鐵聯運降低物流成本的成功且可複製推廣的道路,具體做法是:同比例降低港口費用和鐵路運費;雙方調度合署辦公,共享船期信息、貨物信息和鐵路車輛信息;同步改造設備和改進作業方法,港口改造吊裝設備,安裝皮帶輪將貨物直接運送裝入鐵路貨車,鐵路將檢車工作由車站移至港口。
鄭聖剛說:“這樣使作業效益翻倍,由原來的港口裝車每天7列提升至15列,大大降低了鋼鐵廠和發電廠的物流成本,爲湖南省運煤保電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年初,湖南省委、省政府與廣鐵集團以“促進湖南鐵路物流擴量增效”爲主題開展聯合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湖南省發展改革委下發了《湖南省2024年鐵路物流擴量增效工作要點》,強化運輸結構調整,大力促進“公轉鐵”。
鄭聖剛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4年湖南省社會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同比降了0.2個百分點,他覺得“非常不錯”,看到了效果。
通過鄭聖剛的建議,一些反映人民羣衆意願的呼聲正逐漸成爲現實。交通運輸部答覆函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圍繞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有關要求,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推動企業合作建設集裝箱循環共用服務體系。
交通運輸部表示,吸收鄭聖剛關於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發展多式聯運的建議,穩步提升交通物流整體運行質效,持續推進大宗貨物和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提高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水平。目前,北方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已全部改爲鐵路和水運。鐵路、水運在營業性貨運量中的佔比持續提升,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加快推廣應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