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建議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完善全國電力統一大市場
財聯社3月5日訊(記者 劉夢然)隨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新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給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300274.SZ)董事長曹仁賢提出建議,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完善全國電力統一大市場。
自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優化,推動全國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獲得顯著成果,“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已初步形成。
不過,新能源的大規模併網與入市交易不僅對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加劇了電力現貨價格波動,對相關企業尤其是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造成巨大挑戰。
曹仁賢代表在建議中提到,當前市場機制還存在成本傳導不充分、跨區交易壁壘、綠色價值體現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新能源的市場化進程,也制約了電力市場的整體效率。
他建議,結合我國國情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建設,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在我國西北可再生能源富集區或長三角、珠三角經濟發達區域成立電力期貨交易所,或在現有期貨交易所研究、增加電力期貨品種,進行試點交易,積累經驗,待時機成熟後再擴大交易範圍。建立起覆蓋不同區域、不同負荷特性、不同交割週期的多種類期貨合約,逐步擴大市場參與者範圍,提升市場活躍度。
他還提出,本着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精神,建議積極與香港等地區金融市場合作,提升市場規模和影響力,推動金融創新,提升全市場的運行效率。通過合理的機制設計,加強期貨市場與現貨及中長期市場的協同,研究引入合理的期貨合約分解機制,加強長週期期貨合約流動性。
曹仁賢認爲,結合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在電力期貨市場建立後,應當着重開發符合新能源發電特點的合約種類,在對衝現貨市場價格風險的同時,爲新能源產業明確遠期價格預期,引導企業更理性調整產能投放節奏,避免盲目投資導致的項目過度集中、供需失衡等問題,賦予期貨市場更大的綠色價值。
具體而言,即針對風光發電特點開發分時段(如光伏午間出力高峰時段)、分季節(如風電冬季高發期)的期貨合約。對於中長期市場已存在類似合約的區域,則開發與之相匹配的新能源期貨合約。
他還建議,要建立健全電力期貨市場的風險防控機制。電力期貨市場建立後,需要構建期貨、現貨市場協調機制,建立電力交易中心與期貨交易所的聯合監管框架,統一交割結算規則。
對於各類風險,他建議建立從預警到應急處置的全鏈條風控體系,明確電力期貨的跨市場風險處置流程,通過制度設計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市場交易的同時,需加強監管幹預,避免過度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