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馬兵: 職業教育已成爲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主陣地

隨着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化,新技術、新職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對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2024年,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齊齊哈爾二機牀有限責任公司配套分廠精密車間黨支部書記馬兵結合實際工作中瞭解到的具體情況,提出了《關於加強職業教育能力提升助力技能人才培養的建議》。

“我是一線工人代表,長期從事高端數控機牀核心零部件精加工任務。經瞭解,近年來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70%以上的新增一線從業人員來自職業院校,職業教育已成爲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

他在建議中提到,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育資源,搭建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框架,重視培養更多製造業複合型高技能人才,推動職業學校調整不適應的專業,免除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等。

馬兵說,他的建議,由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理。

“辦理過程中,教育部積極與我進行溝通,瞭解建議提出的背景及相關情況,把我的建議同他們的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積極轉化爲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比如,圍繞他提出的“培養更多製造業複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建議,教育部系統推進教學關鍵要素改革。

圍繞先進製造業重點產業鏈,編制職業教育支撐產業發展佈局體系,實施職業教育教學關鍵要素改革,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探索完善差異化生均撥款機制,面向技能人才緊缺度高、人才培養成本高的製造業相關專業予以傾斜支持。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等支持,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

經馬兵瞭解,教育部下一步將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系統推進教學關鍵要素改革,打造“金專、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推動人才培養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到能力提升的徹底轉變。

再比如,關於“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學費問題”,教育部認真研究完善學生資助政策。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建立起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爲主,地方政府資助、學校和社會資助等爲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目前,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免除學費。”

下一步,教育部將積極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繼續加大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學生資助政策,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和省級統籌力度,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升級。

馬兵表示,教育部能夠深入瞭解建議中所提有關問題,真正做到了把辦理代表建議作爲解決人民羣衆關心、社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的重要抓手,並同推進部門中心工作有機結合,開展實地調研,部署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任務。

“將我的建議寫入了有關政策文件,轉化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政策措施,切實推動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教育部及相關部門表示感謝。”

他還提到,自己將更好地爲人民發聲,把基層和一線的實際情況反映上來,努力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爲人民”。

文/記者孟亞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