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放“大招”!最高補10萬,育兒補貼發放標準來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要求,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

一時間,育兒補貼相關話題引起熱議。人口問題不僅是“國之大者”、社會所需,也關係着萬千小家的傳承與幸福。近期,不少地區的補貼政策已從“紙上”落到“賬上”。

【浙江】

3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干措施》),從婚嫁、生育、養育、教育和職業發展,以及生育友好型社會構建等多個維度,研究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自2025年3月22日起施行。

提高婚戀服務水平

實施“親青戀”提升計劃,深化“浙工緣”青年職工交友活動,加強“公益紅娘”隊伍建設,打造“浙裡幸福薈”婚育服務品牌。優化完善高校在校學生婚育相關制度。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爲符合條件的結婚登記對象發放結婚紅包、消費券等。

加強優生服務保障

完善輔助生殖、產前檢查、住院分娩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設置,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進一步擴大生育保障範圍。

夫妻雙方或一方爲本省戶籍的困難家庭,按政策生育確需輔助的,在具備輔助生殖資質醫療機構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後,自費部分由地方財政給予補助,累計不超過1萬元;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補助對象範圍。

推動落實產假(包括延長產假)、護理假、育兒假等假期,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擔機制。

將參加職工醫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納入生育保障範圍,按規定及時、足額給付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完善優養減負措施

對符合條件的多子女家庭(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的家庭),給予住房保障政策傾斜。

對購買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多子女家庭,貸款額度可按家庭當期最高貸款額度上浮20%確定,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大上浮比例。

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或月繳存額提取住房公積金。

優化托育和教育供給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用人單位適當提高幼兒園保教費報銷比例。

深化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促進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共享,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公辦學校。

推進和優化多子女家庭子女入學(入園)“長幼隨學”機制。

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促進生育職工職業發展

加強對女性勞動者特別是生育再就業女性的職業技能培訓,並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政策扶持。

探索建立生育職工在評先評優等方面的激勵機制,保障生育職工參加職稱評審的合法權益。

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係的措施,通過設置“媽媽崗”、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工作方式,爲職工生育、養育子女提供便利。

【呼和浩特】

生育一孩補貼1萬、二孩補貼5萬、三孩補貼10萬

3月13日,呼和浩特市衛健委發佈了落實《關於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育兒補貼項目實施細則及服務流程。

享受條件

符合《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

2025年3月1日之後(含3月1日)合法生育的家庭;

夫妻雙方戶籍地均爲呼和浩特市或一方戶籍地爲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市居住、工作、生活,要求人、房、戶一致,且新生兒首次落戶在呼和浩特市。

發放標準

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

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週歲;

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週歲。

資金髮放

育兒補貼項目通過確定的資金髮放渠道進行發放,免申即享和個人申請審覈通過後於每年7月、1月發放兩次。

三孩及以上孩子全市自由擇校

據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網站消息,爲貫徹落實《意見》,確保廣大學生和家長準確理解教育政策,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制定多項實施細則,其中明確:

在義務教育階段二孩入學“幼隨長走”“就近擇優”,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學可在全市自由選擇。

在小學起始年級試點取消入學戶籍限制,自有住房人員與房戶一致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放寬小學入學年齡,在當年滿6週歲的適齡兒童均可登記入學;

市四區每學期公佈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非起始年級空餘學位,優先保障來呼人員子女轉學需求。

此外:

“婚育”方面,新人可享免費婚檢,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治療項目納入醫保。

“養育”方面,呼和浩特市出生的新生兒可以享受耳聾基因、遺傳代謝病和安全用藥3項健康指標的免費篩查。今年3月1日以後出生且新生兒落戶呼和浩特市的產婦每人每天免費提供“一杯奶”,自確認之日起連續提供一年。

“托育”方面,呼和浩特市將全力推動建設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爲入托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每年發放600元托育機構照護補貼。

【江蘇】

生育津貼無需材料直接到賬

2月20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召開發佈會,發佈《江蘇省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提到“優化經辦服務,推進實施生育津貼免申即享”。

目前,在江蘇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女職工生育津貼不用準備材料再申請,產婦產假結束後能自動到賬,今年將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育保險相關政策,推進生育津貼“免申即享”全省覆蓋。

2022年,江蘇省印發《江蘇省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規定對企業在女職工產假期間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用,生育二孩的給予50%的補貼,生育三孩的給予80%的補貼。今年2月出臺的《若干措施》在對生育二孩、三孩補貼基礎上,擴大到對生育一孩也給予50%的補貼。

此外:

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生育的女性,一次性加發3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落實分娩鎮痛、輔助生殖技術和無創產前基因診斷服務納入醫保支付政策;

健全完善多子女家庭購房支持政策,給予多子女家庭更多住房支持;

對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擔機制進行探索,強調嚴格落實產假、延長產假、男方護理假、哺乳假、育兒假等制度及相關待遇。

加強省市兩級婦幼保健院能力建設,到2025年,5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涉農區)全部建成婦幼保健院;

加快健全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按照每千名兒童2.5張充實兒科牀位;

健全0—3歲嬰幼兒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幼兒園資源向下延伸,爲2-3歲幼兒提供托育服務。

7省(市)全部實現生育津貼發放至個人

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2025年2月底,新增重慶、青海、河南鄭州、湖南株洲四地發放對象由單位轉爲參保女職工,實現生育津貼發放至個人的流程優化。

據統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有7個省(市)全部實現生育津貼發放至個人,分別爲上海、福建、山東、重慶、甘肅、寧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個省(市)部分實現生育津貼發放至個人,分別爲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南、貴州、雲南、西藏、陝西、青海、新疆;9個省(市)仍要求發放至單位,分別爲山西、吉林、江蘇、江西、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

來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