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日本,才知道垃圾是最忠實的旅遊搭子
五一小長假馬上來臨,有沒有計劃躲過國內旅遊大軍去日本玩的朋友。
根據上流君的經驗,在日本如果不想捧着攥出溫度的飲料杯走在街頭,那就一定要帶好垃圾袋,否則你會發現,滿大街愣是找不到一個垃圾桶。
此刻你就會明白,爲什麼日本留子人均掌握鋸桌子、剪棉被等迷惑技能。
原來在這裡,丟垃圾纔是真正的生存挑戰。
作爲遊客,你以爲在日本最大的挑戰是聽不懂日語,看不懂交通線路,找不到地道的居酒屋,但實際上最難的是你與垃圾的持久戰。
喝完咖啡以後,發現塑料杯都被攥出溫度了也找不到一個垃圾桶。
帶着它走過一條又一條街,此刻只想吶喊一句:日本人你們都把垃圾丟哪裡啊!
嘴裡還留着鯛魚燒滿嘴紅豆餡的幸福感,卻發現包裝紙突然成了燙手山芋,根本沒!地!方!扔!
更讓人崩潰的是,當你終於在某個巷口發現了一個垃圾桶,卻發現上面上着鎖。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店,以爲看到了救星,店員卻禮貌地告訴你,“對不起,不是我們店的垃圾不可以丟。”
網友戲稱,就算你是喜歡邊走邊吃的鄂人,到日本也要學會夾着尾巴做人。
建議大家還是在便利店或者攤位前原地吃完,並把垃圾交給商家。
不然就會發現你留下最多的不是手機裡的照片,而是包裡丟不掉的垃圾,最後只能灰溜溜地裝在包裡或者攥在手上,帶回酒店垃圾桶丟。
更離譜的是,旅遊搭子也許不會有體力跟着你從關西到關東,但這袋丟不掉的垃圾可以。
你帶回國的甚至可能不是日本的抹茶零食、和果子和清酒,而是這一袋產自日本的垃圾。
去日本旅遊一趟,才理解了日本留子人均身懷絕技的原因。在每一個與垃圾作戰的修羅場,他們都能展示獨特的生存技能。
日本垃圾的具體分類稍後上流君再給大家詳細介紹,先分享兩類最讓人頭疼、最難丟的垃圾:粗大垃圾和廚餘垃圾。
處理粗大垃圾,可以說是地獄級難度。不僅需要購買專門的粗大垃圾處理券,還得預約回收時間。
省不了丟垃圾的麻煩,那也要努力省點丟垃圾的錢。日本留子們紛紛各出奇招,像是被子、牀墊這類物件,他們也能連剪帶拆。
這一套流程下來,錢是省了,但不光費力氣還費時間,一丟就是好幾個星期。
被子還能用剪刀,但如果是牀墊,那就得上老虎鉗。這強度直接趕上了自己造一個牀墊。
甚至還有人不惜徒手摺鐵棍,分分鐘練出少林寺武功。
更硬的苦頭還在後面,爲了扔桌子,日本留子不得不學會用鋸子。鋸木板的聲音之大讓隔壁鄰居以爲你在半夜分屍,差點叫來警察。
有些狠人不光生產垃圾,還成了垃圾的搬運工,不惜自己把冰箱和洗衣機推去回收站。
如果說粗大垃圾屬於地獄級難度,那麼處理廚餘垃圾就像是在自虐。
再難吃的東西,爲了減少處理廚餘垃圾的痛苦,你也得全部吃完。
包裝盒是要洗乾淨才能丟的,不光洗乾淨甚至還要曬乾到沒有水分。
飲料喝的時候是一瓶,喝完了還得拆成瓶蓋、空瓶和包裝紙。
吃泡麪剩下的湯底、炸東西剩下的油都不能直接倒,還需要購買專用的餘油凝固劑來處理。
如果在日本有朋友請你吃火鍋,請務必珍惜!能收拾乾淨吃火鍋剩下的垃圾,並且保持頭腦清晰的,那都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吃火鍋一時爽,收拾殘局火葬場。
如果你是來日本的遊客,那麼你的旅行必備清單裡,一定要有個透明垃圾袋。放在包裡不佔地方,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垃圾桶的尷尬。
爲了避免麻煩,建議不想因爲丟垃圾耽誤行程的朋友們還是訂酒店吧。如果住在民宿,就得嚴格執行日本丟垃圾的時間表。
當然去日本,泡麪是必須要吃的,不過記得最好在便利店門口吃完。要是帶回酒店,麪湯喝不完,你還得想辦法處理。
問題來了,準備去日本生活的留子們,垃圾到底怎麼分類?怎麼丟?
搬好小板凳,上流君開始教學!
日本垃圾處理採用的是焚燒而不是填埋,垃圾分類的基本標準是分爲“可燃燒垃圾”和“不可燃燒”垃圾,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細分。
有些地方的分類規則可能細化到20類以上,比如橫濱市細則達到27類,甚至需要專門製作一個APP來幫助居民分類垃圾。
而日本著名的環保小鎮德島縣上勝町更是細分到45類。
這也是垃圾分類成爲幼兒園必修課的原因,不從娃娃開始抓起真的學不會、記不住啊……
第一步,你要學會使用正確的垃圾袋。
如下圖所示,日本不同的地區對垃圾袋的要求不同。在沒有特殊規定的地方,使用透明或半透明袋子即可。
但也有地方要求更加嚴格,丟垃圾必須要使用所在地指定的垃圾袋。
而且垃圾袋還得區分不同的顏色,白色透明的是資源透明垃圾袋,黃色透明的是可燃垃圾袋。
如果用錯了袋子,你的垃圾不僅不會被回收,甚至還會被水靈靈地退回來重新丟。
第二步,你需要熟練地記憶各種垃圾的分類。
主要分爲廚餘、紙屑、橡膠皮革、塑料等可燃垃圾;金屬、玻璃、電池等不可燃垃圾;以及報紙、雜誌、塑料瓶等資源垃圾……
如果你還是記不清怎麼分類,那請記住一句話:除了不可燃,萬物皆可燃。
如果是長度超過30釐米的傢俱這類粗大垃圾,記住要先上垃圾處理所預約,購買粗大垃圾處理券貼在垃圾上,最後在預約時間裡扔到指定地點,你才能徹底跟它說再見。
有些大件處理費比買二手還貴,真·扔不起系列。沒準這個價錢能在二手店淘個成色不錯的了。
如果你碰巧是個P人,那麼在日本丟垃圾能生生把你逼成J人。
週一丟資源垃圾,週二和週五丟可燃垃圾,週三丟塑料瓶、玻璃瓶和罐子,廢油每月丟一次,不可燃垃圾每月丟兩次……連丟垃圾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仔細一看,丟垃圾的時間甚至還是早八,讓你不得不每天早起,只爲了處理垃圾。
如果錯過了時間,你就要承受被垃圾淹沒的風險。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日本留子忘記丟垃圾都能半夜驚醒。每一個睡不着的夜晚,惦念着的都是那袋一週沒丟的垃圾。
那麼問題來了,廚餘垃圾一週丟兩次不會臭嗎?
在日本正確的解法是——把垃圾放冰箱裡,否則只能等着家裡到處都是垃圾味,以爲自己睡在了垃圾堆。
假如你住的是高層公寓,那你就爲丟垃圾省去了一半的麻煩,實現丟垃圾自由。
公寓由物業統一管理,一般設有24小時開放的垃圾房,時間上更加靈活。
而如果你住的是一戶建,那簡直是丟垃圾的地獄開局。
垃圾由市政統一管理,有指定垃圾收集點和嚴格的丟棄時間。如何爲丟垃圾規劃好行程,將成爲你每天最大的問題。
因此在日本買房的一大賣點就是——有沒有垃圾房。
如果你能幸運地住在有垃圾房的小區,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贏在了日本丟垃圾的起跑線。
在日本,垃圾分類可不是鬧着玩的。
如果你丟錯了垃圾,清潔工會把它原封不動送回門口,還要面對鄰居們意味深長的目光。
違反規定也分分鐘讓你錢包大出血。
隨手亂扔一袋垃圾?兩千到一萬日元的罰單馬上安排上,要是屢教不改,最高一千萬日元的罰款不說,甚至還有三年以下拘役的風險。
最讓人窒息的是那些社死處罰。有些社區會把違規者的信息直接貼在公告欄上,讓整個小區都知道誰在亂扔垃圾。
所以留子們都說:在日本,寧可不吃飯,不敢亂扔垃圾。
畢竟一個不小心,可能這個月的生活費就變成垃圾處理專項基金。
朋友們肯定也很好奇,日本垃圾分類爲什麼這麼嚴格?
日本國土面積約等於中國一個雲南省,卻擠着1.2億人,一年能生產4千萬噸垃圾。這麼多垃圾如果直接填埋,本州島可能早就變成垃圾主題樂園。
正因如此,地少人多的日本纔要執行嚴格的分類標準,減少不可回收的垃圾數量,從而降低環境負擔。
更關鍵的是,日本社會的潛規則,不給人添麻煩就是最高生存法則。試想一下,你亂丟垃圾→清潔工要手動分類→鄰居向你發射死亡凝視。
看了日本大火的懸疑推理劇《輪到你了》你就會明白:在日本,不好好丟垃圾不光會被人排擠,甚至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分類不好,性命不保……
至於爲何日本街道幾乎看不到垃圾桶。一方面能減少政府在垃圾管理上的財政支出,另一方面也能鼓(qiang)勵(zhi)居民重視環保和垃圾分類。
據說日本曾經做過實驗,垃圾桶少了,垃圾反而更少,於是乾脆撤掉了垃圾桶。
而且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曾經歷過一次嚴重的地鐵毒氣事件。移除垃圾桶,是爲了防止不法分子藏匿爆炸物、危險品或毒氣裝置,減少潛在的公共安全隱患。
當日本留子在深夜對着需要努努力才能燃燒的垃圾陷入沉思,或是清晨七點半攥着透明垃圾袋衝刺向回收點時,或許會頓悟日本的生活真諦:垃圾分類不是環保,而是一場全民參與的行爲藝術。
記得五一去日本,務必把垃圾袋加入行李箱清單。
畢竟在這裡,能陪你走過澀谷十字路口的不是愛情,是那個印着市役所logo的合規塑料袋。
作者 | 十一
編輯 |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