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繪本!臺南首推家鄉故事繪本走讀計劃

臺南今年達成「區區有繪本」目標,教育局進一步推動「家鄉故事繪本走讀計劃」。(曹婷婷攝)

臺南市從2016年開始推動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迄今66校出版88冊、涵蓋全市36區,今年將達成「區區有繪本」目標;爲了讓閱讀不只是「紙上旅程」,今年更首度結合繪本與文化地景,集結南區、佳里、善化、麻豆、大內5區共3條路線,鼓勵學生成爲家鄉文化的記錄者。

這項家鄉故事繪本走讀計劃,以「親子共讀」爲推動主軸,透過親子共讀、社區踏查與影片創作,讓學生從故事中出發,轉化爲家鄉文化的紀錄者。教育局指出,隨着「區區有繪本」目標即將達成,也希望鼓勵師生、親子都能按圖索驥,進一步認識腳下土地。

教育局表示,本計劃3條路線包括南區「歡喜迺灣裡 大呷古早味」,出自於繪本《喜事竹夢》、《走揣灣裡啥物味》、《走揣灣裡古早味》;佳里區與麻豆區「鬥鬧熱」藝陣文化之旅,出自於《奉中奇緣》、《蜈蚣治水》、《謝厝寮的金獅陣》、《尋循善柚》等繪本;善化與大內區「酪印幸福」農食文化探索,出自於《夏天幸福的「酪」印》、《阿成的外婆家》、《牛鈴若響》、《酪印幸福》等繪本。

本次走讀活動是深化繪本應用的延伸實作,吸引187名親師生熱烈參與,不僅讓孩子認識地方,更以行動參與家鄉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打造臺南成爲真正的人文閱讀城市。尤其,學生除參與走讀,也拍攝活動參與評選。

西港國中以「甘味」爲主題,走讀南區「歡喜迺灣裡 大呷古早味」路線的在地美食場景,走訪甜圓飲冰室、蓮華素食與甘味囍餅蛋糕店,透過鏡頭記錄美食背後的故事與人情。和順國小實際走讀該校《行喲!走聖火》繪本路線,走訪保安宮、臺灣歷史博物館等,加深對家鄉的文化認同與自信。